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臣等猥以空疏①,备员讲读②。圣明天纵③,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④。以此自愧,莫知所为。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
注释
①猥wĕi:谦辞,承蒙。
②备员:凑数,充数。讲读:官名,指翰林院的侍讲学士和端明殿的侍读学士,职责是讲经解史,以备皇帝问询。
③天纵:上天所赋予。
④逮dài:及,到。
译文
我们这些才学浅薄、空有虚名的人,承蒙皇上恩典在翰林院的侍讲和端明殿的侍读职位上凑数做了官员。皇上的聪明智慧是上天所赋予的,学问日新月异,一天比一天广博。我们的才学有限,然而儒家的圣贤之道却是没有穷尽的,我们心中虽然想表述清楚,然而口头上表达不出来,因此自己感觉很惭愧,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我们私下里认为,作为臣子向皇帝尽忠进言,如同医生对准病症用药,药虽然是出自医生之手,但处方大多是从古人那里流传下来的,如果这些处方在世间被证明确实很有效,那就不必一定都要由医生重新开出处方来。
伏见唐宰相陆贽①,才本王佐②,学为帝师③;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④,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⑤,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遇时。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忠厚;德宗以猜忌为术⑥,而贽劝之以推诚;德宗好用兵,而贽以消兵为先;德宗好聚财,而贽以散财为急。至于用人听言之法,治边御将之方,罪己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⑦:如此之流,未易悉数,可谓进苦口之药石⑧,针害身之膏肓⑨。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
注释
①陆贽:唐代著名政治家,曾任翰林学士、宰相,后遭谗言被贬,死后谥号“宣文”,后世称之为陆宣公。著有《翰苑集》,又称作《陆宣公奏议》。
②王佐:帝王的辅佐。
③帝师:帝王的老师。
④子房:张良的字,汉高祖的谋士。
⑤格:纠正。
⑥德宗:即唐德宗李适。
⑦名:古代表示等级的名号。器:车马、服饰、礼仪、制度等。《左传》有云:“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意思是说赏赐不可滥。
⑧药石:治病的药物和砭石(即后世的银针)。
⑨针:一种中医治病的方法,针刺。膏肓:指严重的疾病,心下部分称为膏,心脏和横隔膜之间称为肓。
译文
我们听说唐德宗时的宰相陆贽,本来有辅佐帝王的才能,学问足以担任帝王的老师。他议论事情深刻而又切合物事人情,言谈从不偏离圣贤的道德规范。他的才智像西汉的张良一样,但文才却要胜过他;他善辩的才能像西汉的贾谊一样,但对策却不像贾谊那样粗疏。对上,他可以纠正帝王的错误,对下,他能贯通全国的思想。但他不幸的是,做官没能遇到好时机。唐德宗以严厉苛刻为能干,陆贽就用忠诚敦厚去劝谏他;唐德宗以猜疑忌恨来对待人,陆贽就用推心置腹去规劝他;唐德宗喜好打仗用兵,而陆贽却认为当时应当把消除战事放在第一位;唐德宗喜欢聚敛财物,而陆贽却认为将钱财散于民是当务之急。至于任用人才、听取意见的方法,整治边疆和驾驭将帅的策略;归罪于自己来笼络人心,改正错误来顺应天道;除去小人来消除百姓的祸患,珍惜爵位、器物等,待有功的人来封赏他。像这样合理的主张,是很难全部列举出来的。这都可以说是进献了苦口的良药,又像用石针刺中并诊治好了危害身体的重病。如果唐德宗能完全采纳他的建议,那么贞观之治的盛况就能够再一次出现。
臣等每退自西阁①,即私相告,以陛下圣明,必喜贽议论。但使圣贤之相契②,即如臣主之同时。昔冯唐论颇、牧之贤③,则汉文为之太息④;魏相条晁、董之对⑤,则孝宣以致中兴⑥。若陛下能自得师,则莫若近取诸贽。
注释
①西阁:侍郎等所居的官署。
②契:合。
③冯唐:西汉初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人,汉文帝时任中郎署长。曾向汉文帝夸赞廉颇和李牧,文帝听后,为得不到这样的名将来抵御匈奴而惋惜。颇:廉颇;牧:李牧,都是战国时的名将。
④太息:出声长叹。
⑤魏相:西汉大臣,汉宣帝时为丞相,屡次条陈,谈及晁错和董仲舒等人的言论,要求予以实行。晁:晁错;董:董仲舒,都是西汉时的思想家。
⑥孝宣:即汉宣帝刘询(前91年至前49年),谥号孝宣皇帝。宣帝在位期间,全国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史称“宣帝中兴”。
译文
我们每次从西阁退下来,都在私下里相互谈论,认为像皇上这样圣明的天子,一定会喜欢陆贽的议论。只要使像您一样圣明的天子和像陆贽一样贤能的大臣意见相契合,就像是相隔百年的圣君和贤臣处在同一个时代一样。当初,冯唐高度称道战国时廉颇和李牧的贤能,使汉文帝为不遇贤才而深深惋惜;魏相一一列举西汉时晁错和董仲舒应对当时皇帝的对策,使汉宣帝采用这些对策施政而成就了汉室中兴。如果陛下能够自己去求得老师,就没有比从近一点的唐朝(陆贽的议论中)选取教益更合适的了。
夫六经三史①、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②,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③。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④。愿陛下置之坐隅⑤,如见贽面;反复熟读,如与贽言;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
臣等不胜区区之意⑥,取进止⑦。
注释
①六经:指儒家的六部经典著作,即《诗》《书》《礼》《易》《乐》《春秋》。三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部史书。
②末学:无本之学,此处是与六经相对而言。
③龟鉴:古代用龟甲占卜。鉴:镜子,比喻借鉴。
④缮写:抄写。
⑤坐:通“座”。坐隅:座位旁边。
⑥区区:犹“拳拳”,诚心。
⑦取进止:听后决定。取,听取。进止,进退。
译文
再说那儒家传统的六部经书和三部史书,以及诸子百家的著作,并不是没有阅读的价值,而且这些书籍所阐述的道理都有助于治理国家。然而,六经中的言论太深奥,而史书和诸子百家所阐述的道理太支离破碎,如同高山大海那样崇高深远,很难从中精简地选出可以直接运用推广的言论。而陆贽的言论,一看就非常清楚明了,它汇聚了古往今来政治学说的精华,确实可以作为国家治乱的一面镜子。我们想拿出他向皇帝进言的奏章,稍加整理校正,重新抄写好呈给陛下,希望陛下把它放在自己的座位旁边,就像亲见陆贽之面一样;反复地熟读,就像是和陆贽当面交谈一样。如此,相信一定能启发陛下神圣天子的天资,在不长的时间内就可以成就太平盛世的功业。
我们表达不尽诚恳的心意,请陛下决定是否采用这些札子上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