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教程

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合纵联诸侯

3/11/2021 10:42:41 PM 人评论 次浏览

史记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合纵联诸侯

苏秦是东周洛阳人,曾经东行到齐国寻找老师,与张仪一起在鬼谷子那儿学习纵横之术。

苏秦在外游说了几年,没有什么成绩,生活窘迫,便回到家里。兄弟、嫂嫂、姐弟、妻妾都嗤笑他:“我们周朝人的习俗是,种地织布,致力于工商,把谋取十分之二的盈利作为最基本要务。现在你竟放弃要务去卖嘴皮子,直到生活窘迫,这难道也是理所当然的吗?”

苏秦知道自己说不过他们,但听了这些话,不由得暗自伤心,便闭门不出,拿出自己的书,研读了一遍又一遍。苏秦对自己说:“士人埋头苦读,仍然不能得到荣华富贵。的确如此。如果读了无用的书,对自己确实是没有益处的。”接下来,他找出了一本周书《阴符》,伏案苦读了一年多,从中获得了颇多自认为切合君主心意的体会。他又对自己说:“这下子,我有了游说当代国君的能力了。”

苏秦来到周朝都城,要求拜见周显王。但周显王左右的人都了解苏秦,不把他当回事,也不信他那一套。他要拜见周显王的要求自然没有满足。

苏秦就往西前往秦国,想游说秦惠王。可秦国刚诛杀了商鞅,对游说者很痛恨,苏秦根本没有用武之地。苏秦只得往东来到赵国。赵国的国相奉阳君讨厌苏秦,无法交谈,苏秦又只好离开。随后,苏秦来到燕国,在燕国周游了一年多,才见到了燕文侯。苏秦游说燕文侯道:“燕国土地面积纵横二千里,将士几十万,战车六百乘,战马六千匹,粮食充足,百姓安乐,国家太平。之所以燕国没有遭受侵略,是因为拥有赵国这个南面的屏障。因此,大王应该与赵国合纵亲善,才能防备强秦的入侵,燕国也就没有什么忧患了。”燕文侯说:“先生说得有理。燕国是个弱国,边境与赵、齐两个强国接壤。您若能用合纵的办法来保障燕国安全,我愿意听从您的建议。”燕文侯为苏秦提供了很多车马和金银布帛,让他去赵国游说。

此时,赵国的国相奉阳君已死,苏秦趁机游说赵国国君赵肃侯。苏秦说:“天下最使秦国害怕的,没有哪一个可以比过赵国。秦国之所以不敢举兵伐赵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害怕韩国和魏国从背后袭击它。作为赵国屏障的是韩国和魏国。可是,韩国和魏国没有高山大河作为阻隔,秦国军队一旦大举进攻它们,它们也抵挡不了秦军的话,就会投降。那么,秦国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赵国了。我曾经仔细研究过地图,各诸侯国的土地总和,是秦国的五倍;诸侯国兵力的总和,是秦国的十倍。如果六国发誓结盟,一起讨伐秦国,秦国就再也不敢越过函谷关来危害各诸侯国了,甚至破灭。而您现在却向强秦低眉称臣!我希望大王思索其中的利弊得失。”

赵肃侯认真听完,赶紧说:“我年纪轻,登基当国君时间短,还没听过这么完美的合纵之策。如今您有心保全天下,安定诸侯,我愿意拿整个国家真诚地跟随。”赵肃侯送给苏秦车子一百辆,黄金一千镒,白璧一百双,锦绣一百匹,请他去各诸侯国游说。

正在这时,周朝天子派人给秦孝公送来祭神的肉,各诸侯国都向秦国表示祝贺。秦孝公于是派公孙衍率兵攻打魏国,擒获了魏国大将龙贾,并攻占了魏国的雕阴,还打算继续往东推进。苏秦担心秦国军队攻入赵国,便施计激怒张仪,让张仪去了秦国。

而苏秦已赶紧来到了韩国,开始游说韩宣王:“韩国北面有攻不破的天险,西面有坚固的要塞,东面是几条大河,南面是高山,国土宽广,将士强壮,天下最强劲有力的弓箭出自韩国,所生产的剑戟和铠甲也都非常精良。有着韩国将士的勇敢、这些武器的精良和大王的贤明,竟还要向西侍奉秦国,以致受天下人嘲笑。大王如果一直这样侍奉秦国,秦国势必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索取土地。大王的土地有限,秦国的索取无限,用有限的土地去迎合无限的索取,不用交战而土地早已被侵占了。我听说过‘宁可做鸡的嘴巴,也不做牛的肛门’的俗话。如果您一再地对秦国称臣,这跟做牛的屁股又有什么区别呢?凭着韩国的实力,却得了个做牛肛门的名声,我暗中真要替大王感到羞耻!”韩宣王听完,气得连脸色都变了。他挥动着手臂,瞪圆了眼睛,手握宝剑,仰天长叹:“我即使不成器,也不想再侍奉秦国。今天您的教导提醒了我,我愿意拿整个国家恭敬地跟随。”

马不停蹄的苏秦又来到了魏国,游说魏襄王说:“我敢断定,大王的国家所拥有的实力不会在楚国之下,但那些主张连横的人,都想诱引您与虎狼之国秦国勾搭在一起,而最终魏国将被秦国所害,但诱引您的人并不会承担任何责任。魏国是天下的强国,大王是杰出的明君,可您居然臣服于秦国,为它建造王宫,接受它的服饰风格,我私下里替大王感到难过。其实,如果服侍于秦国,秦国必然要您割让土地,来表示实际的行动。这样一来,武力虽未使用而国家已经亏损了。事实上,群臣中凡是要您服侍于秦国的,都是些奸诈的人,并不是忠实的臣子。他们企图破坏公家来成全私利,并以强秦来逼迫自己的国君,希望大王明鉴!周书《阴符》上说:‘草木还像丝线般纤细时,若不及时斩断它,一旦蔓延就麻烦了;毫厘大小的东西,不及早掐杀它,到了必须使用大刀的时候,事情就难办了。’若大王再不考虑这些问题,后患无穷。但如果大王听从我的合纵之策,与六国一心一意通力合作,强秦的祸患就会自然消除。我是受赵国国君的指派,来奉献我们的策略的,敬请您定夺。”魏襄王听了,马上表示:“我这人不成大器,还没有机会听到像您这样高明的指教。您以赵王的诏令来联合各国,我愿意拿整个国家虔诚地跟随。”

苏秦随即东行,来到齐国,在齐宣王面前大加游说:“齐国幅员辽阔,财富充足,军事实力强大。光是都城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就有七万户人家。我算过,每户按三名男子计算,仅临淄一地就可以征兵二十一万人,不需要再从别的地方征兵。临淄这地方,街道上车轮相击,人流摩肩接踵,衣襟连成帷帐,举起衣袖可以遮住太阳,人们挥臂擦汗,汗水就像下雨一样。凭着大王的贤明和齐国的强大,天下没有人可以抵挡。可您竟然准备向西对秦国称臣,我私下里真替大王羞耻!韩国和魏国之所以畏惧秦国,是因为它们的边境与秦国相连,一旦出兵交战,十天内即可见分晓。秦国虽然也想深入齐国的地盘,却因为韩国和魏国就在它后面,必须经常回头看,以免韩、魏两国暗算它。然而现在,没有仔细思考秦国不入侵齐国的原因,就已想着向西服侍秦国,这是齐国群臣计谋的重大失误。好在齐国现在还没有称臣于秦国的坏名声,希望大王留心考虑我的建议,走合纵之路联合抗秦。”

齐宣王听完,马上说:“我是一个不够聪明的人,因为我国位于偏僻之地,濒临大海,交通不便,没有机会听到教导。如今您用赵王的诏令来联合各国,我愿意拿整个国家无条件地跟随。”

完成了对齐国的游说,苏秦便来到六国中最后一个诸侯国楚国,对楚威王游说道:“楚国是天下的强国,大王是天下的明君。秦国所害怕的各诸侯国中,在实力上没有一个超过楚国的。楚国强大,秦国就变得弱小;秦国强大,楚国就变得弱小,这种局势是势不两立的。我从大王的角度出发,在这样的情势下,不如以合纵之策来孤立秦国。如果大王不加入合纵行列,秦国就会出动两支军队,一支自武关出发,另一支直下黔中,那么,楚国的鄢(yān)、郢之地就不安定了。秦国是虎狼之国,怀有吞并天下的野心。秦国也是天下的仇敌,恨不得把各诸侯国都收入它的名下。主张连横的人想割让各国的土地来服侍秦国,乃是供奉仇敌。群臣们以割让君主的土地来与强暴的秦国结交,使秦国实力更强。一旦秦国举兵来犯,群臣却又不管楚国所遭受的祸患了。因此,赵王派我来奉献我们的合纵之策,敬请大王贤明的公约,留心考虑我们的建议。”

楚威王听完,说:“我自己早有估计,拿楚国来抵挡秦国,是不可能的;在朝廷里与群臣商量计策,也是不可靠的。因此我食寝不安,内心不稳。现在您要合并诸侯,一致抗秦,保存危亡的国家,我愿意拿整个国家真诚地跟随。”

就这样,苏秦凭借那根灵巧的舌头,使用那些蛊惑性的话语,终于使六国合纵的局面形成了。所谓合纵,是指弱国联合进攻强国,具体点说,是指齐、楚、燕、赵、韩、魏等国联合抗秦。一般说来,南北为纵,六国地连南北,故六国联合抗秦谓之合纵。各国君主一致推选苏秦为合纵联盟的领导者,同时担任六个诸侯国的相国。

苏秦北上回赵国,向赵肃侯汇报已经完成六国合纵一事。经过周朝都城洛阳时,各诸侯国都派了使臣护送他,礼品繁多,马车相连,浩浩荡荡,如同国王出巡。周显王听说苏秦来到,十分重视,专门让人把道路打扫干净,还派大臣到郊外去慰劳他。苏秦的兄弟、妻妾和嫂嫂伏在地上,不敢抬眼看他,恭敬地伺候他用饭。苏秦笑着问嫂嫂:“以前为什么你那么傲慢,而今天为什么又这样恭敬呢?”嫂嫂把脸贴紧在地面上,回答说:“因为现在小叔子成了显贵,是个大财主了!”苏秦于是感慨地说:“同样是我,富贵了就让亲戚敬畏,贫穷了就受众人轻视,何况是普通百姓呢?不过,如果我过去就是一个拥有良田的富户,我难道还会有争做六国相国的迫切之心吗?”他分发千金,赏赐给宗族亲戚和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

苏秦回到赵国。赵肃侯封他为武安君。苏秦将六国合纵的盟约送到了秦国,秦国有十五年时间不敢派兵出函谷关攻打六国。

教程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