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教程

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姜太公钓鱼

3/11/2021 10:42:41 PM 人评论 次浏览

史记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姜太公钓鱼

吕尚,名望,字子牙,是东南沿海一带人。他的祖先曾经辅佐过大禹治理水土,功绩非凡。因此,在虞舜、夏禹时期,吕尚的先辈有的被分封到吕地,有的被分封到申地。到了夏、商两朝,吕、申两地后来又分封给了一些旁支子孙,或者被平民瓜分。吕尚是分封在吕地的贵族的远代子孙,但到他这一代时已沦为平民。据说,吕尚的祖先本姓姜,所以后人也称他为姜子牙。

吕尚长期隐居在东海之滨,潜心治学,博学多闻,深通韬略。殷商时期,他曾来到商朝都城,侍奉过商纣王。然而,商纣王实在暴虐无道,为这样的暴君做事,吕尚自然不愿,便想辞官离去。

据说西伯昌被商纣王关在羑(yǒu)里(今河南省汤阴县境内)时,吕尚与西伯昌的部下散宜生、闳(hónɡ)夭等人一起,找来美女和宝物,献给商纣王,才把西伯昌放了出来。西伯昌从商纣王那儿出来之后,就回到了自己的诸侯国周国,后来又通过一番艰苦的努力,终于成为周文王,建立了周朝。

从上面这则故事中得知,吕尚早就与西伯昌相识,并有过一番不平常的交往。但是,另一些传说表明,吕尚在年过七旬时还没有遇到值得自己一心辅佐的明君,当他听说周国的西伯昌仁慈贤明时,才不辞辛劳,投奔到周国。

吕尚施计,让西伯昌重视自己才能的做法,作为一种美谈,一向为后人所传诵。这就是俗称“姜太公钓鱼”的故事:

得知周国在西伯昌的治理下民风淳厚,百姓安居乐业,吕尚极为向往。他不远千里,从东海之滨赶到渭水流域。到了周国,他果然发现这儿的人们都在颂扬西伯昌,便更加认定西伯昌就是他寻找已久的明君。可是他知道,冒失地前去拜见未必是良策,而必须获得一个合适的机会。因此,他很快又离开了周国都城,住进了大山深处的一间茅屋,天天在渭水北岸的兹泉垂钓。

这一天,西伯昌将要外出打猎,他先占了一卦,以便预先知道今天将会有哪些收获。卦辞上竟然写着:“这次您的收获不是龙也不是螭(chī),不是老虎也不是罴,而是辅佐您成就霸业的贤人。”西伯昌大喜,赶紧带上散宜生、闳夭等一班文武大臣直奔深山。

西伯昌一行人进入了深山之后,果真在渭水北面的岸边看见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翁。老翁在水边的石头上正襟危坐,手里举着一支长长的鱼竿。西伯昌等人认定了他就是卜辞中所提到的那个贤人,便缓缓向他靠近。走近一看,西伯昌等人更是大吃一惊,这白发老翁手中鱼竿的鱼钩竟然是直的!

西伯昌上前施礼,虔诚地问:“鱼钩通常都是弯曲的,为什么您的鱼钩是直的?这有什么讲究吗?”白发老翁大笑:“因为我要钓的不是鱼,而是天下的明君您呀!”西伯昌说:“您过誉了。我今日能遇到您,真是三生有幸!”两人便一起在水边石头上坐下来,谈得十分投机。西伯昌切身体会到了吕尚的超群才识,直恨相见太晚。他说:“自从我的先君太公说过:‘当有圣人来到周国,周国就会因此而兴盛’,我就一直盼望着能遇见圣人。先生果真就是所说的这个人啊,我的太公也盼望您很久了!”

西伯昌马上请吕尚一起回到周国都城。因为吕尚也是西伯昌的先君太公久已盼望的贤人,所以尊称他为“太公望”。在周国,吕尚充当了西伯昌军师的角色。

太公望开始辅佐西伯昌之后,两人暗修德政、明练兵马,其实是为推翻商朝作准备。这其中,有关用兵的权谋和奇妙的计策,大多出自太公望。因此后人谈论用兵策略以及周朝的秘密权术时,都认定太公望是最初的谋划者。

很快,西伯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和平解决了虞、芮两国的争端,成功地讨伐了崇、密须、犬夷等国,大规模地兴建城邑。周文王时期,天下已有三分之二的诸侯听从周国的调遣,太公望的功劳不可抹杀。

周文王去世之后,周武王继位。周武王九年,周国准备东伐商纣王,首先试一试究竟会有多少诸侯国响应。已被尊称为“师尚父”的吕尚左手持黄钺(yuè),右手持白旄(máo),嘴里念念有词:“苍兕(sì)呀苍兕,率领你所有的民众和舟船桨楫,快来吧,迟到的斩首!”到达盟津(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南)的时候,不约而同地前来的诸侯竟达到八百多个。诸侯们都主动提议:“快去讨伐纣王!”周武王却说:“时机还不成熟,需要再等待。”便率师回国,与师尚父吕尚一起写下了《泰誓》一文,表达了推翻商朝的决心。

两年后,商纣王杀死大臣比干,囚禁箕子,百姓的忍耐已超过了极限。尽管周国公卿大臣还有异议,但师尚父力劝周武王出兵。周武王便出兵讨伐,终于把商纣王的军队击溃。

周武王平定天下之后,把师尚父封在齐国营丘(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师尚父到了齐国后,打败了夷族莱国,稳定了齐国的局势。在他的治理下,礼仪简化,生产发展,人民和睦,工商发达。四方人们都投奔到齐国。周成王继位时,命师尚父可以在“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的地方征讨,地盘归齐。齐国由此成为大国。

据说,师尚父吕尚去世时,已经有一百多岁。

教程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