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教程

中药不等于中药“有效成分”

10/24/2021 1:51:25 PM 人评论 次浏览

四、中药不等于中药“有效成分”

虽然经过化学分析认定东阿阿胶里面确实含有“胶原蛋白”,但是化学分析只是科学研究方法的一种,甚至是人类现有水平下唯一的一种,阿胶具备的远在“胶原蛋白”之上的价值之所以被质疑,是因为我们无法借助现有的技术发现它,就像一个刚认字的孩子抱怨看不懂《三国演义》,这是情理之中的,但这不是《三国演义》的错,错在孩子的认字能力有限。

刚认字的孩子之于《三国演义》,就像现代医学之于阿胶、之于中医,后者的复杂性超过了前者的解释能力,而我们应该做的,绝对不是否定后者,而是怎么提高现代人的认知能力,避免错过甚至误会先人留给我们的财富。

众所周知,活在远离闹市、山清水秀之地的人的寿命,会明显高于其他地方,如果通过现代的化学分析,肯定会发现,这些山清水秀之处,大多含有某种珍稀的矿物质,负氧离子浓度也很高,等等。

按照现在科技的发达程度,在实验室中或者在一个小的自然环境中,模拟出那样的物质,包括模拟出那样的景致都绝非难事,但是,一个活在那种模拟环境中的人,肯定不可能像活在山水间的人那样长寿,为什么?原因很显然,因为还有很多元素是现代科技无法发现,更无法模拟的,也是人类未知的。

如果借用“阿胶就是胶原蛋白”的简单逻辑,有意境的山水也就可以等于矿物质+负氧离子+景色了,这显然是荒唐的,至少是狭隘地理解了中国人借以养生的意境。人们对阿胶乃至对中医的误会,其实就是在不断地重演这种刻板而狭隘的逻辑,说小了是对阿胶之误,说大了是对中医的肢解。千万别忽略整体观察所能获得的资讯及科学见解。

我熟悉的肿瘤专家何裕民老师讲过他插队时亲历的一件事,他曾担任过生产队科技队长,是自认为读过一点书的知识青年,对于老农对节气的讲究很不理解。

那时时兴种“双季稻”,必须在立秋前把双季稻秧插下田,晚一天都不行!那年实在太忙了,他是真的太累了,立秋8月7号,正好又是他的生日,更重要的是他觉得劳动节气之说没有科学依据,当天约四亩水田没插完,就大胆决定歇工,放在第二天一早插,也没顾忌老农的反对,心想,不就差十个小时吗,会有啥变化。

结果,稻子种上之后的两个月,一切还好,与相邻稻田看上去一样,但到了深秋,旁边稻田水稻的稻穗都垂了下来,沉甸甸的,只有那四亩晚了十小时才插的稻子,稻穗直挺挺的,都是瘪谷!节气是中国老祖宗在汉代前后发现的,和中医一样,到现在,科学都难以说明白,但你不得不遵奉它,否则就要吃教训!

有句话,“事实胜于雄辩”,阿胶传承已久,耳熟能详的例子,就是记录在册的事实:杨贵妃肤若凝脂,慈禧顺利生下同治,曹植大病复原……他们用的都是阿胶,从最早记载东阿阿胶的东汉《神农本草经》,至今近两千年历史,如此漫长而丰厚的使用记录以及疗效,显然不是胶原蛋白这么一个单薄成分可以承担的。

教程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