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不见[1]
卢家少妇郁金堂[2],海燕双栖玳瑁梁[3]。九月寒砧催木叶[4],
十年征戍忆辽阳[5]。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6]。
谁为含愁独不见[7],使妾明月照流黄[8]。
【注释】[1]独不见: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意为伤思而不得相见。诗的形式则是完整的七律。[2]卢家少妇:名莫愁。梁武帝《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后人往往以卢家妇作为少妇的代称。郁金堂:在堂中燃烧郁金之香。郁金,植物名,是一种珍贵的香料。[3]海燕:又名越燕,是燕子的一种。因产于南方海滨,故名海燕。玳瑁梁:以玳瑁为饰的屋梁。玳瑁是一种海龟科水产动物,甲坚硬光滑,且有文采。[4]寒砧:在寒风里捣衣的砧石声。砧即捣衣用的垫石。[5]征戍:出征守卫边疆。辽阳:辽河以东地区,唐时为东北边防要地。[6]丹凤城:据《列仙传》卷上记载,秦穆公女弄玉善吹箫,引来凤凰集其城上,因称京城为丹凤城。这里指京城长安。[7]谁为:“为谁”的倒文。[8]使妾:一本作“更教”。照:一作“对”。流黄:黄紫相间的丝织品,指帏帐,一说指所捣之衣,均可通。
【点评】本诗题一作《古意呈乔补阙知之》,实应为正题。乔知之于万岁通天元年(696)以右补阙随武攸宜北征契丹,次年得胜回朝,为武承嗣所杀。诗即作于乔知之为右补阙出征时。诗中描写对丈夫久戍不归的思念之情。首联以海燕双栖起兴,通过环境描写,衬托出思妇的孤独与寂寞。颔联从时令着笔,表现少妇对于丈夫的苦思。颈联上句紧接“十年”,下句紧接“九月”,并未直言怨愁,而怨愁自见。尾联点明“愁”字,以明月相照愁妇,更衬托出她的孤寂难堪。本诗从“海燕双栖”到“九月寒砧”,直至“月照流黄”,对思妇尽力描写,有侧面烘托,有正面描绘,深沉缠绵,委婉动人。形式上对偶精工,设色明艳,平仄谐调,标志着七言律诗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