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忆舍弟[1]
戍鼓断人行[2],秋边一雁声[3]。
露从今夜白[4],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5]。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首联交代抒情的时间和地点。
古人常用“雁行”喻兄弟。
颔联从主观视角下笔,在景物描写中加入浓重的主观色彩。
露水无夜不白,为什么偏要说“从今夜”?天下共有一轮月亮,为什么却说“月是故乡明”?
颈联和尾联换成叙事的笔墨,正面写“忆弟”。
【注释】[1]这首诗作于乾元二年(759)杜甫在秦州时。舍弟:家弟。杜甫有两个弟弟,当时一在济州,一在阳翟。[2]戍鼓:戍楼上的更鼓。[3]秋边:秋天的边疆。[4]“露从”句:指作诗之日是白露节。白露为二十四节气之一。[5]“无家”句:指乾元二年(759)九月,史思明攻陷东京及齐、汝、郑、滑四州,消息断绝,故诗言“无家问死生”。
【点评】这首诗叙写诸弟天涯沦落之情。诗作于乾元二年(759)秋,其时杜甫流寓秦州,而其弟一在济州,一在阳翟,因战乱而音信断绝。故诗之主旨是感叹战乱造成的骨肉流离之苦。“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完全是作者至情的流露,堪称千古名句。《唐诗三百首》选入此诗时加旁批说:“录少陵律诗,止就其纲常伦纪间至性至情流露之语。可以感发而兴起者,使学者得到其性情之正,庶几养正之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