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教程

唐诗三百首:春泛若耶溪

6/16/2021 10:44:05 PM 人评论 次浏览

春泛若耶溪[1]

幽意无断绝[2],此去随所偶[3]。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4],隔山望南斗[5]。潭烟飞溶溶[6],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7],愿为持竿叟。

【注释】[1]若耶溪:在浙江绍兴市东南若耶山下。[2]幽意:隐居之念。[3]偶:即二人相遇之意。[4]际夜:到夜间。壑:山谷。[5]南斗:星名。南斗六星,即斗宿。[6]潭烟:水汽。溶溶:烟云茂盛的样子。[7]生事:人事。弥漫:本为水盈满的意思,引申为无尽、充满。生事弥漫是说世事茫茫,没有止尽。

【点评】这首诗是即景生情之作。若耶溪在绍兴市东南若耶山下,水质清澈,照山倒影,窥之如画。诗人在一个幽静的春夜游览此处,在领略幽美的若耶溪景时,自然又萌生出人生渺茫之感。诗选择的时间是春晚,写景都以晚为线索,“晚风”“际夜”“南斗”“林月”都表现晚的景色。尽管是春天,但表现的并不是明媚,而是朦胧。由此景才容易生出感想,所以开头“幽意”二字是透露全诗主旨的关键所在,表达了诗人放任自适的意趣。“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是诗人的感慨,更是一种幽意,表现了他追慕隐逸的萧散生活,而且与诗中的幽静景色极为谐调,又切溪水。可见其遣词造句非常严密。

常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曾为盱眙尉,仕途颇不得意,遂放浪琴酒,往来于太白、紫阁诸峰。后寓鄂渚,招王昌龄等同隐。大约在安史之乱以后,失去官职,于是隐居作诗。其诗以兴象取胜,以幽深的笔意写孤介的情怀,开启了大历与晚唐诗风。时人殷璠评曰:“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属思既苦,词亦警绝。”(《河岳英灵集》卷上)《全唐诗》收其诗一卷。

教程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