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西山隐者不遇
绝顶一茅茨[1],直上三十里。扣关无僮仆[2],窥室惟案几。
若非巾柴车[3],应是钓秋水。差池不相见[4],黾勉空仰止[5]。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及兹契幽绝[6],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兴尽方下山[7],何必待之子[8]。
【注释】[1]茅茨:茅草盖的房子。[2]扣关:敲门。[3]巾柴车:用幅巾覆盖柴车,指乘车出游。柴车,破旧简陋的车子。[4]差池:不齐的样子。这里指二人未能相见,尽管有你来我往,但错过了机会。[5]黾勉:踌躇的样子。仰止:仰望。《诗·小雅》:“高山仰止。”[6]契:惬意。[7]“兴尽”句:用《晋书·王徽之传》典:“尝居山阴,夜雪初霁……忽忆戴逵,逵时在剡,便夜乘小船,诣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反,何必见安道邪?’”[8]之子:此人,指隐者。
【点评】这是一首描述隐逸之趣的诗,前八句写隐者居处西山的幽静,以及寻访不遇的惆怅。第一句写隐者居处,第二句写西山,第三句写相寻,第四句写不遇。四句紧扣诗题。五、六句推想隐者去处,并从水陆两方面着笔。七、八句即写不见的惆怅。后八句是从山中幽绝之景中寻得雅趣,并悟出禅理。九、十句写景色的清新幽绝,十一、十二句写不遇后的自作宽解。最后四句是不遇后的感想。此外,“应是钓秋水”,用《庄子·秋水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之典。“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用晋王徽之雪夜访友事。这些都惟妙惟肖地展现了诗人任性旷达、潇洒飘逸的形象。
綦毋潜(692—约749),字孝通,荆南(今湖北荆州)人。开元十四年(726)进士,历校书郎、右拾遗、著作郎等职。后挂冠归隐江东别业。与著名文人高适、王维、王湾、王昌龄、张九龄、孟浩然、储光羲、李颀、韦应物等交往唱酬颇多。《全唐诗》收其诗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