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类和对象的介绍
面向对象编程的主要好处就是把编程的重心从处理过程转移到了对现实世界实体的表达。这十分符合人们的普通思维方法。
类(classes)和对象(objects)并不难理解。试想一下,在日常生活中,自然人对事物的认识,一般是由看到的、感受到的实体(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用)来归纳出或者抽象出它们的类。例如,当看到楼下停的汽车中都是Polo或QQ的时候,人们自然会想到,这些都是“两厢车”;当衣柜里到处都是Nike、Addidas的时候,人们同样会想到,这些都是“运动装”。“两厢车”、“运动装”就是抽象出的类。这就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
然而程序编写者需要在计算机的世界中再造一个虚拟的“真实世界”。那么,在这里程序员就要像“造物主”一样思考,就是要先定义“类”,然后再由“类”产生一个个“实体”,也就是一个个“对象”。
过年的时候,有的地方要制作“点心”,点心一般会有鱼、兔、狗等生动的形状,而这些不同的形状是由不同的“模具”做出来的。那么,在这里,鱼、兔、狗等一个个不同的点心就是实体,则最先刻好的“模具”就是类。要明白一点,这个“模具”指的是被刻好的“形状”,而不是制作“模具”的材料。如果你能像造物主一样用意念制作出一个个点心,那么,你的意念的“形状”就是“模具”。
OOP是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面向对象编程)的缩写。对象(object)在OOP中是由属性和操作组成的。属性(attributes)就是对象的特性或者是与对象关联的变量。操作(operation)就是对象中的方法(method)或函数(function)。
由于OOP中最为重要的特性之一就是可封装性,所以对object内部数据的访问,只能通过对象的“操作”来完成,这也称为对象的“接口”(interfaces)。
因为类是对象的模板,所以类描述了它的对象的属性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