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道明媚的忧伤,每个华彩青春背后都经历了惨烈的震殇,这是成长必经的痛,是生命由柔弱少年转至坚强成年无论如何也逃脱不掉的蜕变。
和朋友逛广州书店。
“离家”、“出走”、“女儿”、“信”。在育儿家教书柜赫然读到这样的关键词,不由得引发心灵强震。我也有个女儿。若是我的女儿离家出走,那该如何是好?不如买下这本“家教指南”,未雨绸缪,提前给自己接种疫苗,避免人生尴尬。对指南类的书,向来抱持怀疑态度,但这本例外。我担心女承父业,在她长到十四五岁的时候给我玩失踪——青春年少的我就曾产生过不可遏制的离家出走的冲动。想到这个,我毫不犹疑地从书架上取下这本《致我离家出走的女儿》。朋友说:“这书得买。好好看下人家美国家长对青春叛逆的女儿说了些什么。我家闺女这么大的时候,哎呀,真搞不懂她,把我们大人折磨得真是够呛!”他也有一个女儿,好在已一路坎坷地度过了问题频发的叛逆期。朋友的一声叹息,让我更觉自己的选择很有必要。
回到南昌,拆开书的塑料包装,不禁哑然。这不是“指南”,而是一本小说。
主人公是四十多岁的妈妈劳拉,女儿伊丽莎白·丽兹即将迎来15岁生日,典型的“更年期VS青春期”。母女是天下最亲密的关系之一,然而,在这个特定时期,往往也剑拔弩张。一个行保护的天职,一个以保护为天敌,矛盾对立,交锋激烈,像是有多大仇恨似的。正如作家苏七七所说:“一方觉得‘我已经长大了’,另一方觉得‘你还没有成年’;一方迫不及待地要去冒险,另一方偏执地坚持保护罩使用到期的那一天。而且人类都很善忘,当女儿时希望妈妈开明自由,当妈妈时希望女儿听话懂事,当过逃犯的人当起监守来,有时候还分外给力。”
中国有一句古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然而,孩子到了青春期,稍有不顺就不想进家门,甚至离家远走高飞。没有深仇大恨,却有刀光剑影。有爱,却不馨香怡人。只因缺乏有效的沟通。你是一口井,我是一条河,井水不犯河水,“萍水相逢”日,即是泛滥成灾时。
世上多少母亲拿青春期的女儿没有办法,又有多少叛逆的女儿对母亲不可一世啊。我曾以为女孩儿的跋扈,是中国式母亲用溺爱浇灌出来的“恶之花”。读完这本书,我才知道这也像气候一样,是世界性的难题呢。
故事发生在当代美国,在路易斯安那州首府巴吞鲁日城,即将迎来15岁生日的丽兹,向妈妈提出去劳德代尔堡(酒吧和俱乐部聚集地),遭父母拒绝;反复恳请放春假去佛罗里达旅游,仍遭拒。随即,是“一系列争吵、叫喊和咒骂”。劳拉无法容忍女儿骄横的态度和粗蛮的语气,轻轻给她一耳光,一个算不上耳光的耳光。半夜里,女儿离家出走了,不知去向。
一时间,妈妈心如枯井,被掏空了似的。女儿怎么就变得如此不可理喻了呢?自己怎么就下手打了女儿那一巴掌呢?……劳拉在纷乱的思绪中,渐渐沉静下来,心怀忏悔,给女儿写了这封长达数万言的信,以期作为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送给叛逆期的女儿。
矛盾与决裂,不关乎爱与不爱,根源在于两代人因疏于交流而形成的壁垒阻隔了母女间心的沟通。在焦灼的等待中,劳拉带着愧疚之情给女儿写信,便是用庄重的书面交流方式,缝补过去那片空白。亮出自己的伤痛给女儿看,比什么说教都来得更有效力。
与其说这是写给女儿的信,不如说是妈妈的青春回忆录。
那时心那么纯,纯得晶莹剔透;那时天那么蓝,蓝里透着淡淡的忧伤。因爱偷尝禁果,劳拉被父母送进了监牢似的圣心女子学校(修道院学校)。她对父母和学校的行为感觉不齿,认为父母顽固、伪善、卑劣,蛮横无理,有种族歧视,与之彻底决裂。初恋男友参加越战,给糟糕的境遇雪上加霜,分处两地,联系只有信函。
在圣心女子学校,劳拉最难忘的是玛格丽特修女。在男友写给自己的信件被公开后,是玛格丽特修女成功化危为安,避免更大的尴尬;男友再写信来,是玛格丽特修女帮着收妥,夹在《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书信集》里,提醒她去图书馆取;她困苦的时候,玛格丽特修女给予悉心教导;她在自己右臀文身时,引发全校性的“小革命”,玛格丽特修女毅然站在她这边,东奔西走替她前后张罗……
玛格丽特修女是劳拉迷茫青春中的一盏指明灯,深深地影响着劳拉,让她从一个遭禁锢被边缘化的女孩,修正人生方向,升上大学,找回主流人生。这是她意味深长的教导。
初恋时不懂爱情。急急慌慌地和男友初尝禁果,只因“没有遭受过背叛和伤害的打击,保留着孩童时期对于爱的最直接与真切的理解”。然而,与男友分离之后,她又移情别恋,与天主教男校一男孩有了亲密关系。是初恋男友的死,让她彻底明白,他才是自己的真爱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