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生存技能:遇到贼时喊不喊
朱凡20世纪60年代出生于广州,在国内取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后移民加拿大,1994年回国创业。丰富的生活阅历告诉他,生存技能是人活在世界上的立命之本。培养孩子掌握生存技能,不仅应教育孩子独立解决基本生活问题,还应告诉孩子遇到突发事件时如何机智地应对。
每次带着妻子张晓红和小儿子朱承恩逛街,朱凡都会让他们走在马路外侧,而自己走在马路内侧。有一次,小儿子问爸爸为什么这样,朱凡告诉他:“这是对你们的保护,因为马路内侧比较危险。爸爸是大人,大人保护小孩是应该的。”接着又对儿子进行延伸教育,“我们是男子汉,就应该保护女人和孩子。等你长大了,也要这样对待你的妻子和孩子。”儿子仰起小脸说:“爸爸,我懂了。”
由于工作关系,朱凡夫妇经常去香港。在繁华的香港街头,朱凡总会指着醒目的标志告诉孩子:“万一和爸妈走散了,你就往回走,回到这个地方,爸妈肯定会在这儿等你。”孩子记住了爸爸的话。一次在铜锣湾,二女儿朱嘉宝和爸妈走散了,她便去时代广场门口等候。果然没过多久,爸妈就出现了。朱凡通过这些事例告诉孩子:心中要有谱。
大女儿朱嘉盈上小学六年级时,一次放学回家告诉朱凡,最近常有社会上的小青年来学校门口打劫,她不知该怎么办。朱凡告诉她:“如果他们只是想要你口袋里的零花钱,你把钱给他们就是了。”接着他讲了自己的一次经历。那天在闹市区,他看见几个小偷趁人多,向一个正在打手机的女子下手,周围有人看见了,但没人敢出声。见小偷人多势众,朱凡急中生智,假装自己是这里的住户,夸张地朝天大叫了几声,声音惊动了行人,那女子也发觉挎包拉链被拉开,顿时警觉起来。小偷不得不撤离,他的几个同伙则盯着朱凡,朱凡不理不睬,继续大叫,小偷及其同伙见状只得散去。
朱凡用这件事告诉孩子,遇到危险时要冷静,要机智应对。尤其是孩子,没能力保护自己安全,最好不要惊动犯罪分子。朱凡不赞成孩子与犯罪分子进行殊死搏斗,即使是帮助别人,也要学会先保护好自己。
得益于爸爸的教育,大女儿朱嘉盈学会了“智斗歹徒”。一天,她与一女同学走出校门不远,被几个一脸痞相的小青年拦住了,女同学当场吓得哭了起来,朱嘉盈却机智地向迎面走来的一位推着自行车的中年妇女喊道:“阿姨,您来接燕子?她正在校门口等您呢!”小青年见她们来了熟人,赶紧散去。
2011年年底,广东佛山发生了轰动全国的“小悦悦事件”,学校发动大家就这件事展开讨论,朱承恩回来问朱凡:“爸爸,如果我在放学路上也遇到这样的事,该怎么办?”
朱凡没有直接回答儿子,而是讲了这么一件事:一天他下班回家,经过东风西路的人行天桥时,见一个老人躺在那里,脸朝天,双眼紧闭,看衣着打扮不大像流浪汉。朱凡不敢去碰他,远远地观察了10多分钟,当时正值下班高峰,来来往往的行人似乎对这人都没留意。见此情景,朱凡掏出手机拨打110报了警。几分钟后,警察赶了过来,原来这人喝醉了,醉得不省人事。警察根据这人手机里的号码,叫来其家人将他领回了家。
朱凡告诉儿子:“我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急救训练,不能草率行事,否则会好心办坏事。所以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拿起电话打110报警或者拨打120急救电话。”儿子向朱凡竖起大拇指:“老爸,你让我明白了在紧急情况下如何伸出援手。”
锻炼生活本领:人生处处充满管理学
人的一生就是一门管理学,不仅要管理自己的时间、身体、金钱,还要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在朱凡看来,让孩子在16岁前懂得自我管理,孩子的未来就注定不会偏离正常轨道。
孩子升入小学三年级后,朱凡夫妇每周都会给他们发零花钱,起初是两元,后来随着物价上涨,相应提高到3元、5元。夫妇俩会引导孩子可以买什么东西、不可以买什么东西。与零花钱一起发给孩子的,还有一个记录本,孩子要在记录本上写下零花钱用在了什么地方,夫妇俩每周都会检查。老大朱嘉盈爱好收集贴纸,老二朱嘉宝喜欢吃雪糕,老三朱承恩对吃喝不感兴趣,每周都要买一本漫画杂志。记录本只坚持了一年,有这一年的管理和监督,3个孩子学会了自主支配零花钱,并在此过程中锻炼了诚实的品格。老大朱嘉盈读五年级那年,朱凡住院切除胆囊,出院后想起这两周好像没给孩子零花钱,于是他一次性补了8元,并向孩子道歉。晚上,老大走进他的房间将钱退给他:“爸爸,您住院前已经给了,当时您说担心自己会忘记,所以就提前给了。”是的,孩子需要有压岁钱、零花钱,但他们千万不能被钱财污染了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