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行前的三四天,妈妈在电话里问我,“给你带点什么呢?”
这是个因时而异的问题。如果是春天,她会说,有摘好了晒干的槐花,别人送来的现磨的莜面;如果是冬天,有萝卜缨,有腌好了的辣椒……我们在电话里论来论去,最后敲定的几样,就被裹上里三层外三层的塑料袋,跟着我妈,不远千里,落户到北京的冰箱里。
它们的到来,改变了冰箱里的格局。
面包、三明治、果酱从核心位置被挪到了最下面一层,偏居一隅;不知道放了多久的土豆也被请了出来,洗干净切丝,当天晚上就上了餐桌;至于那些犄角旮旯的老住户,比如吃了半包的牛肉,还没开封却已经过了保鲜期的牛奶,直接就进了垃圾桶。
打开冰箱,我妈有足够的线索可以掌握女儿家的生活。比如,过期三个礼拜还能悄无声息地藏在冰箱里的牛奶,说明你们根本不是“一天一包奶”;除了土豆,冰箱里见不着绿叶蔬菜,说明你们在外面吃得多;冷冻抽屉里一包一包的速冻食品,说明你们吃饭总是凑凑合合,图省事。
我可以在电话的这头保证这个保证那个,但是,只要拉开冰箱门,我妈就掌握了“拆穿”谎言的证据。
老公有些不好意思,搪塞了两句,说“您一来,我们就有口福了”。可是,对大部分时候每天只在家吃晚饭的我们来说,口福更像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家乡饭菜以面食为主,显然不适合晚餐。晚上吃不多,我妈带来的槐花,哪怕只是拌一小把,也常常变成第二天的早餐。
好不容易等到周末,我妈就开始精心摆弄那些家乡菜,恨不得每顿饭都要统筹安排。她要在这里住多久,莜面有多少,萝卜缨有多少,在她回去之前,怎么安排才能吃完。
每顿饭都郑重其事。比如,有的面要拿热水和,有的要先把菜煮到七八分熟才能拌面,还有的得控干水才能下锅,我在旁边看着,慨叹程序太过烦琐,无意为了一顿饭这么劳心费力。
我们宁愿出去吃。一个素菜,一个荤菜,一个汤,简单省事,营养均衡。我妈有一堆反对我们吃饭馆的理由,但是,我们不想把好不容易盼来的周末都浪费在吃上。这周去逛街,下周去郊区,时间就这样悄悄溜走,我妈带来的那些东西还静静地躺在冰箱里。
眼看返程时间临近,她有些着急,“再不吃就安排不开了”。
我们的餐桌,不由分说地成了家乡小馆。只是,老公嗜肉不吃辣,看到我们素得就剩辣椒的家乡饭,直皱眉头。没办法,肉食动物只能另外开小灶。而三个人两顿饭的结果就是,不等剩菜吃完,新的又变成旧的,冰箱越来越满,全是裹着保鲜膜的小碗小盘子。
我妈临走前,各种叮咛,我如小鸡啄米般点头。回家拉开冰箱门,里面只有几袋牛奶,一包红肠,那些小盘子小碗却不见了。
我突然鼻子一酸,掉下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