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五一,我回乡看望家人,当天晚上,外甥女玲玲向我炫耀她新给姥姥买的“老人机”。手机样式简单,键盘上的数字大而醒目。玲玲神秘地说:舅舅,为了方便姥姥打电话,我把你们的手机号都存在了这部手机里,而且分成了1、2、3、4、5。比如按5键就是你……玲玲按了5键,果然我的手机响了。
我问玲玲,那么1键一定是代表你妈妈了。玲玲笑得很狡黠:那可不一定啊,我妈是4键,因为我妈工作忙,不常回家,所以被姥姥排成了第四位,老姨离得近,常回家被排到了第一位,这个排序方式不是按照兄弟姐妹的大小顺序排的,是姥姥根据孩子和她的亲密度排的……我一时语塞,玲玲哼着歌走了。
我上面有4个姐姐,我是家中唯一的男孩。父亲去世后,母亲死活不让我辍学,省吃俭用供我完成了学业。走上社会以后,由于工作繁忙,压力徒增。渐渐地,和母亲的沟通少了,我的冷落引起了她的抱怨,她时常会当着我和姐姐的面说:“儿大不由娘”、“女孩是母亲身上的小棉袄”之类的话。我明白她的意思,可是生性不善表达的我一直把对母亲的爱放在心中,心想只要记住就可以了,何必常挂在嘴边?玲玲的话让我很难堪,原来母亲已经和我拉开了距离,虽然她也亲近我,可是这种亲近程度只能排在第5位!
返城的第二周,我接到了母亲的电话,她的语气淡淡的,叮嘱我要按时吃饭睡觉之类,我敷衍了她几句便挂了电话。之后的一段时间,清晨6点左右她总会打来电话,我一接却没有声音,我想肯定是她无意中碰到了手机屏拨通了我的电话。
2014年冬天,那天大雪纷飞,二姐在电话里哭着对我说母亲得了急症,现在医院里昏迷不醒。我冒着大雪赶到医院,看着床上满头白发紧闭双眼的母亲,我的心隐隐作痛,为和母亲的疏远深深地自责。
经过一天一夜的煎熬,她终于醒了,我们5个儿女欢呼着扑上去。她向大姐比划着,嘴里说着含混不清的话。过了一会儿,大姐终于明白了她的意思。大姐举起了她的手机递给她,她笑了,把手机握在手里,伸出左手,慢慢地触碰着手机屏,从1一直滑到5,然后停了一下,重重地按了下去。
我的手机响了,那是我最熟悉的音乐,我心灵的颤音!
她醒了,她最先按的是5!大姐含着热泪回头对我说:妈最惦记的是你,你一个人在外……她每天都给你打电话,又怕耽误你工作,所以打了又挂……四姐说,是妈让把你设定成5的,你排行老5,妈说她对数字5最熟悉……
音乐还在响,我泪水四溢,原来5不是最疏远的数字,它离母亲的手指最近,它离母亲的胸口最近。我扑到妈妈跟前,大声对她说:妈,不用再按了,儿子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