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早就说过用MACD的柱线来判断趋势相当不靠谱,价格下跌柱线值变大,或者价格上涨柱线值变小的情况比比皆是,严重影响了趋势判断的准确性。所以我们必须得找一个更靠谱的指标来判断趋势。第二重KD指标进入30以下70以上便准备动手,是不是太草率了些?那么连带第三重滤网也要跟着改进。
7.5.1 第一重滤网优化
第一重滤网退而求其次,哪怕是用DIFF线与DEA线的位置来判断趋势,也比柱线斜率要好得多。不论怎么说DIFF线也是均线的一种。很多书中介绍MACD指标的时候,有的把它归为趋势性指标,因为它是以移动平均线为基础计算出来的指标。有的把它归为摆动的指标,因为它有零轴作为参考。但根据我的三重滤网实盘数据来观察,它属于摆指标的属性更大一些。
所以我们必须要换一种更能指示方向的指标,任何一种趋势追踪类指标都不及均线。均线唯一的问题在于参数不好确定。不过我们自己找不到,可以看原版书。《以交易为生》书中讲到过一个读者来信,推荐使用EMA线来代替MACD柱线。
我曾用EMA(13)作为第一重滤网的工具,很长时间几乎没有交易,我有些怀疑是不是把13作为参数太慢了?于是将EMA(13)转换成了EMA(8),交易的次数明显增多了,可是错误率直线上升。参数调整得太快也不行,最后还是改成了EMA(13)。还好,在等待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后,交易信号纷至沓来, EMA(13)一直沿用至今。
如果用EMA(13)来判断趋势,就要用EMA(13)来平仓。但你知道,放弃MACD柱线的一个原因就是它的反应过快,使用EMA(13)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更慢、更稳。这一建仓优势到平仓时也变成了劣势。因为它太慢了,导致在平仓时要回吐太多的利润。
那怎么才能不让利润回吐得过多呢?有以下几种方法。
海龟法则建仓和平仓的条件都是突破,但它建仓使用的是前50个交易日或20个交易日这样较长的突破周期。而平仓时选用的是前20个交易日或前10个交易日这样较短的突破周期。借鉴这一特点,建仓参考用EMA(13),那么平仓的时候可以选用EMA(8),这与海龟法则的内在特点同出一辙。
还可以将EMA线在平仓时换成SAR抛物止损点,它能更快地追踪趋势,当价格运行变缓慢时,SAR点与价格越来越近,这样可以使我很快逃离即将反转的趋势,保住大部分利润。但SAR抛物止损我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它的优点很明显,但缺点也很显著。价格只要宽幅震荡一下,SAR就立刻被触发了,导致有时我能及早地离场保住利润,有时却过早地平仓以至于后半程踏空。这就得不偿失了。
那么趋势线是不是更能符合趋势的特性呢?平仓时我又开始画趋势线,当价格下破趋势线后,默认为趋势完结。在这种方法中,画趋势线是最靠谱的。但画趋势线毕竟还是主观的,我们使用程序化系统,就是要规避主观分析的错误或误差。这样不是回到老路上来了吗?
所以我现在一直使用第一种方法,用EMA(8)来平仓。
7.5.2 第二重滤网优化
在《以交易为生》中很不起眼的一行文字中说道,“也可以使用KD”。当我使用KD指标时,才发现在第二重滤网中,KD指标是最好用的,没有之一。
可KD指标有两条线,一条是K线,一条是D线。我们是选用K值呢,还是D值呢?开始我选用的是K值,发现K线像猴子一样上蹿下跳,30以下70以上很容易就达到了。优化交易系统的首要任务就是降低信号给出的频率,越少越好。基于保守的性格,我开始使用D值,因为慢,所以也很靠谱。
进一步思考,在小级别K线图中使用摆动指标,为的是摆动指标提示出目前是超买还是超卖。一般情况下D值在30以下70以上就可以了,但不同的书中有不同的说法,有些书中说的是20以下80以上,这只不过是一个程度问题。
我最终选用的是30/70,当时选择这组数值的原因是:在第一重中选用EMA线已经很慢了;在第二重中选用KD指标D值又很慢了。为了调剂一下,我选择了一组稍快一些的数值。
7.5.3 第三重滤网优化
随着实盘测试可以进一步发现,D值虽然较之于K值更加缓慢更加稳重,但在现实交易中还是显得过快。低于30后,就给出第二重信号了,触发成交后再止损的例子太多了,这说明系统还是不够慢!或者可能是交易得过早了。
请注意这两种情况,如果说系统还不够慢,可能是EMA线的参数还不够大,或者KD指标D值的选值还不够极限。如果说交易得过早了,那无关系统的问题,问题指向的是交易时机选择过早了,这无关第一重滤网和第二重滤网的事,问题出在第三重——确定买入时机上。
这套系统已经够慢的了,所以可以暂时排除第一第二重滤网的问题,直接向第三重入手。我们再回顾一下,当KD向下进入30以下,给出买入信号,准备做多的交易。但在这个过程中,我是在预测D值低于30后,价格接近底部或者说就是底部,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价格比前一根K线最高价高出一档就买进。
可是这样的判断并不精准,价格比前一个K线高出一档后继续下跌的概率也相当大,不能用这种大概率失败的标准来做决策。那么只能说D值低于30,价格并不一定见底,可能还会继续下跌,只因为我们使用了某一种过于草率的方法进行决策,导致伪信号过多,错误过多,止损过多。
请一定注意前面一大段的思辨,关键字是“我预测”了,这不符合程序化交易系统的逻辑。所以应该把“预测”改为“追随”。怎么改?这就涉及了拐点、左侧交易和右侧交易的概率。那什么是拐点呢?如图7-11所示。
拐点,是在走出来之后才显现出来的。在拐点没有出现之前,你无法确定任何一个位置是拐点。所以,所有在拐点出现之前的交易都是左侧交易和预测交易,因为你是在预测拐点的到来。而在拐点出现后,趋势反转了,我们让出一部分涨幅,在拐点右侧的交易都是右侧交易和跟随交易。
图7-11 拐点与左侧交易、右侧交易示意图
很多人都在预测拐点,想买在拐点上,卖在拐点上。但预测拐点的成功率有多少?而在拐点右侧买进的成功率有多少?再加上你预测错了亏损的钱呢?你多赚的那一点点,早就失去意义了。所以一定要坚持右侧交易、跟随交易,摒弃左侧交易、预测交易。
在大涨中的回调低点中买进,是三重滤网的精髓理念所在。何时回调结束呢?按原版三重滤网来说,在长周期看涨的条件下,小周期KD低于30时,就是调整结束之时。这不完全对。说它对,是因为这时候肯定接近于回调底部了。说它不对,是因为接近底部,并不表示底部已经出现。这两种情况的意义完全不同。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在第三重上稍稍做一些改动,让它由预测变成跟随。跟随的核心问题是找到拐点,但拐点在没出现之前是看不到的。也就是价格在没有向上上涨一段时间之前,你是看不到拐点的。这样就与原版三重滤网法完全不同了,如图7-12所示。
图7-12 改进第三重的设想
在原版三重滤网中出现买点后,价格仍然可能下跌,因为没有向上拐,所以拐点没有出现。而在改版三重滤网中,前两重滤网的条件都符合了,在第三重中也要等价格向上拐到一定程度之后再买入。
可能你会说,在原版三重滤网中也是出现拐点后才确定买进的,理由是前两重滤网条件满足后,在确定买入点时,价格要超过前一根K线的最高点。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拐点。它确实形成了一个小小的V字型结构,但是这个结构太小了,只有相邻的三根K线组合而成,这样的V字型反转结构非常容易破坏。我们改的目的就是要扩大这个V字型结构,让它变得更加牢固,从而降低失败率。
所以当KD指标中的D值向下进入30后,我按兵不动。我需要做的是记录它刚刚进入30以下时,这根K线的最高点的价格。D值继续下探,可能走向28、24甚至更低。在这期间,价格若超过了前一根K线的高点,也不能建仓。我要等待的是,价格超过D值刚刚进入30以下那根K线的最高价时再动手。
在D值下探的过程中,可能会经历很多根K线。这些K线的价格总体是向下的,也有擦枪走火的时候,某一根K线比前一根高了一个价位,但它的方向还是向下的,并未形成反转。经过相对较长时间的运行之后,价格开始慢慢企稳、反升,它终将会超过D值刚刚进入超卖区间的那根K线的最高价,这样就会形成一个由更多K线组成的V字型。通过扩大V字型结构,提高准确率。
图7-13为原版三重滤网法的交易规则。按原版三重滤网法交易,当D值进入30以下后,就一根K线一根K线等待,只要价格超过了前一根K线的最高点,便买进建仓。在价格下探的过程中,确实有一个K线达到了条件,但这只是虚晃一枪,两根K线过后,价格创出新底,止损。可见三根K线的结构太不稳定了。我们将结构变大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呢?
图7-13 原版三重滤网交易示意图
图7-14为改版后的三重滤网交易图,在D值探入30以下之后,我记录这根K线的最高点,然后坐观其变。价格继续下探,D值也不断向下。其间价格不论如何运行,只要不超过那根K线最高点,我便不动手。价格转了一圈后,反转向上突破了第一根D值进入30以下的K线最高点后,买进建仓。共经历了9根K线,9根K线构成的V字型绝对要比3根K线更加稳固,准确性更高。
图7-14 改版三重滤网交易示意图
其实你看到了,止损的幅度还是很小的,你或许会想,这么小幅度的止损,我完全可以接受啊。止损了,其他条件符合再接着做嘛。反正无论如何后面这一波都能赶得上的。
在这个例子里是没错,但我想说两点:第一,多次频繁的止损,哪怕额度很小,都会影响你对该系统的信心,你也知道做程序化交易最重要的就是对系统的坚持;第二,如果不是这个例子 ,很多情况下,你止损几次后,价格开始下跌,导致前面两重滤网的条件不符合了,这笔交易就无法再进行下去,那么你付出的高频率的止损代价就白白扔进水里了。
所以还不如让这个系统的节奏再慢一点,结构再大一点,信号再少一点,准确率再高一点。两个字——省心。
三重滤网法只交待了交易策略的问题,并没有涉及每次信号的交易规模是多少。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借鉴海龟法则的方法,可以整套搬过来,只是建仓位发生了变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