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5日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曼彻斯特大学51岁的安德烈·海姆和36岁的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在介绍两人的成就时,瑞典皇家科学院不乏溢美之词:“他们制备出石墨烯材料,向世界展示了量子物理学的奇妙,有关成果不仅带来一场电子材料革命,而且还将极大促进汽车、飞机和航天工业的发展。”并特别强调:“把研究工作视为‘游戏’,一直是海姆团队的特点之一,也使诺贝尔奖罕见地颁给了一项‘年仅6岁’的成果。”
实际上,海姆在2000年已经获得过“诺贝尔奖”,只不过那次是“搞笑诺贝尔奖”。因为他让青蛙在强大的磁场下飞行起来,而获得此殊荣。
当时,得知自己获得“搞笑诺贝尔奖”后,海姆显得很兴奋,欣然在众人面前演示青蛙如何飞行的全过程—青蛙在强大的磁场下飞行起来,完成此动作后,竟能若无其事地像往常那样到田间抓蚊子吃。而就是这个在常人看来很“搞笑”的研究成果,却揭示了电磁学的一个经典原理。现在,这一原理已被收入国外大学的物理课本中。
海姆不仅能让青蛙飞起来,还于2003年别出心裁地模仿壁虎脚上的绒毛,设计出了一种有着极小绒毛的材料,使其达到壁虎脚上绒毛的效果,然后将一平方厘米的“模拟壁虎脚绒毛材料”安在垂直平面上,竟支撑起了一公斤的重量。而一旦给人装备上这种材料做成的手套和外衣,就可以吸附在光滑表面,从而成为“飞檐走壁”的蜘蛛侠。
海姆就是以这种好奇的游戏心态,开辟出不同寻常的石墨烯发现之旅。2004年,海姆和诺沃肖洛夫在一次“游戏”中偶然发现,可以强行将性状类似铅笔芯的石墨,分离成较小的碎片,再从碎片中剥离出较薄的石墨薄片,然后利用普通胶带粘住薄片的两侧,不断重复撕开胶带。而在这一看似简单的过程中,竟然得到了越来越薄的石墨薄片,最终制成了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石墨烯。
实验成功后,海姆手舞足蹈地对诺沃肖洛夫说:“在这一‘游戏’过程中,你我都意识到一个关键性的设备,那就是很普通的透明胶带。如果我们告诉别人,说我们的实验如此简单,恐怕没几个人会相信,一定会认为我们是在说胡话。因为,在这个复杂的年代,有许多像超对撞机一样的设备可以使用,而我们居然能成功地用透明胶带就取得了这一成果,简直令人不可思议。然而事实是,我们确确实实做到了。”
海姆与诺奖评审委员会现场的电话连线时,正在电脑前回复邮件,当得知自己获奖后并未感到多么意外。在接受采访时他说:“我前一天工作到晚9时,因为压根儿没想过能获诺奖,所以睡得非常踏实。今天还要继续工作,完成上星期没有写完的一篇论文。其实,获奖并没有什么,也就是让你从一个研究课题跳到另一个课题上去。虽然仍会面临很多困难,但只要用游戏的心态做下去,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这要比一辈子研究同一领域,寻找一些东西更有意思。虽然获了奖,我仍会像平常一样走进办公室,继续努力工作,继续平常生活。”
海姆在谈起当年他曾被莫斯科一所大学拒之门外时,呵呵地笑道:“我申请这所学校失败后,就去一家工厂做了8个月的机械工,其实这样也非常好,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工作,享受其中的乐趣最重要。”
海姆之所以能以“游戏”的心态搞科研,完全源自他对事业纯净的热爱。因为热爱,他才能以平常心沉浸于事业中,也才总能心静如水,从容应对一个又一个挑战与失败,最终达到事业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