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三年,我领了结婚证,换了三个城市生活。今年,26岁了。
上个月,我刚辞了职。一个朋友得知这个消息,很惊讶:你这么快就当上家庭主妇了?
我没那种命。虽然先生可以给我创造这种条件,但我不是太后。
我想说说我自己。
每次去事务所面试,都会被问同样一个问题:你是学英语专业的,为什么考CPA(注册会计师)?
我会微笑着回答:因为我在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年纪,选择了一个不适合自己的专业。
其实我是高考落榜,被调剂到英语专业的。
上学的时候,某一天,我突然发现,不是英语专业的,英语照样可以说得很好。但四年之后,除了会说英语,我还能干什么?
那一瞬间,我就慌了。英语只是一个工具,不是一门技术。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想法。
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跟K516的一位列车员大哥学的——人在江湖,必须有一技傍身。
我的傍身之技在哪里?
我吃不起青春饭,我必须面对女人老得快、死得慢的现实,一定要给自己找一份越老越值钱的工作。于是,几经辗转,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说了CPA——注册会计师。
那究竟是什么样的证书,是一份如何的职业,我从未真正了解过。所以说,很多时候,无知者,无畏。
我决定考,首先反对的是家里人。他们觉得我是不务正业。我本应该学好英语,考个研,当个教师什么的。我承认,这对任何一个女孩子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有时候我可能不是个女孩子,而是个女疯子。当你怕生活折磨你的时候,你可以先折磨自己,这样你便感觉不到生活的折磨了。
谁知道,这一考,就是四年。我最好的时光都送给了它。
那么厚的书,那么陌生的文字,没有任何根基,我觉得自己像一只蚂蚁,在啃一棵参天之木。
不懂是一种寂寞。有时候,这种寂寞让你发疯。
我曾无数次在各种考试论坛搜经验分享帖:有人说,难,难得不得了;有人说,简单,看一遍就过。
看多了,自己都觉得好笑。于是,我再也没浏览过那些网站。
这些年,我都只用一个简单的故事激励自己——小马过河。我不是水牛大神,也不是松鼠小弟。我以前总希望如有神助,肋生双翼,认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是件很爽的事,现在觉得什么都不如脚踏实地。
我一页一页地翻书,一道一道地做题。我看过,我知道,我不怕。
前几天,我先生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在彼此探讨的时候,我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你现在挣得多,不如你遇到的问题多。因为我们还年轻,连失败的资本都没有,更谈不上输了什么。有些人,我们觉得他很厉害,什么问题都能解决,那是他天生的吗?当然不是,那是因为他之前经历了很多问题。一个行业,一个领域,也就那么多问题,到最后都是类似的,你说,他解决起来是不是游刃有余?
先生对我的这番话表示赞同。
过后我想,我说的这些是因何而来的呢?可能就是因为我做题吧,做得多了,题目就类似了。
2009年,大三暑假,我骑着小车顶着烈日去吉林师范大学图书馆看书——那年,过了会计一门。
2010年,大四毕业,找了工作,每天背着700多页100多万字的大书上下公交挤地铁,当我这一天忙得根本看不了,我就告诉自己,你一天考不下来,就背着这么沉的书走去吧——那年,过了经济法一门。
2011年,我仅凭这两门和对审计工作的一无所知,找到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我不知道资产负债表,不知道审计报告的顺序,也不知道什么是抽测凭证。第一次出差,我对着一沓EXCEL表格不知道从何下手,加班到晚上11点,回到宾馆坐在床上先是大哭了半个小时,然后擦干眼泪,边上网百度,边填表格,一直到清晨——那年,过了审计一门。
2012年,过了春节,在先生的支持下,我毅然辞去工作,在家里看书备考。我们在杭州,举目无亲。每天,他上班走了,我就一个人背着书包去浙大看书,谁都不认识,一整天也没人说话。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个多群居的生物,可那大半年,我体味到了什么是寂寞。为了提高效率,我每天只能坚持去学校——那年,过了税法、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三门。
查成绩那天晚上,先生很开心。而我看到成绩的那一瞬间,却哭了,不是喜极而泣,是我跟自己说:你的苦日子终于到头了。那段寂寞的日子,不堪回首。
20多年了,我终于认真了一把。CPA对我来说,早已失去了最初的意义,我不再只是指着它赚钱。它让我知道,坚持,是一种可贵;踏实,是一种品质;严谨,是一种美德。
先生看到了我的坚持,觉得我是个好女人;家人看到了我的踏实,觉得我是个好孩子;上级看到了我的严谨,觉得我是个好助理。
这些都是我未曾预料到的,也都是我曾经最缺少的。这四年,我在补习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