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修圣女的书店就开在脸谱的旁边,许多人都知道这家书店是脸谱的先驱,当扎克伯格还是个孩童时,就时常光顾这家小书店,并且,他是所有淘气学子中的一员。
2000年的阳春三月,奥修圣女开了这家书店,当时是出于谋生的需求,她的丈夫早亡,给她留下了一些遗产,但不能坐吃山空,她平日里主营慈善事业,开支极大。但她所从事的行业也必须与善良有关,知识是孩子们的最佳营养,因此,她选择了开书店谋生。
书店开业时,为了引起学生们的关注,她煞费苦心地邀请了许多学生前来观摩,并且请他们随意阅读书店里的图书,前来捧场者会得到一大枚糖果作为奖励。
由此开始,大家记住了这家书店,记住了书店里慈眉善目的老圣女奥修,她从不打骂孩子,即使从不买书,哪怕弄坏了书的扉页,她都会小心翼翼地留孩子在自己的小屋里玩耍,一起修理破烂的书页。那儿是孩子们的天堂。
但总有一些调皮的孩子故意捣乱,他们中间就包括扎克伯格。书店里人来人往,可经济效益并不好,喜欢做善事的奥修并不是理财专家,她年底盘点时,才发现丢失了近100本图书。其中丢失最多的竟然是电脑类图书,而不是科幻小说。奥修圣女发现这一点后,不但没有生气,还告诉前来购书的人群,说明孩子们在进步,电脑是科技,是城市的未来。
接着,奥修圣女作出了如下安排:重新补齐了电脑类图书,并且将这些图书的书架挪到最里面的地方。那儿离窗户远些,也是人们注意不到的地方。她这样做,竟然是为了给偷书者制造方便,许多人不解,她却坚持这种逻辑。
总有一些留着小胡子的年轻人过来造访,他们吹着口哨,说着新潮的话语,他们是“90后”,是不可一世的一代。他们穿着奇怪的宽大的衣服,进门后先与奥修圣女亲切地打招呼,但并不买书。有人提醒圣女,他们很可能就是偷书贼,奥修圣女不理会这些人的善意提醒,只是笑着看天。她的眼睛从来不停留在年轻人身上,任意他们胡作非为地将书籍搞得十分凌乱。这其中不乏有前途者,扎克伯格就是其中之一,当时他年纪轻轻,特别喜欢电脑书籍,遇到喜欢的书便废寝忘食。当天圣女整理书架时,发现又丢失了一本互联网方面的书籍。
书店的生意每况愈下,由于经营不善,加上书本丢失严重,眼看着到了停业关门的边缘。奥修圣女并没有因此生气,反而告诉前来看望自己的人:他们实是无奈,如果一个孩子缺乏知识的陪伴,将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我欣喜地看到他们在“偷盗”我的知识。
奥修圣女想出了最后一招,她写了一条规定:
“凡是拿走店内书籍者,最好以另外一本书交换,我相信大家。”
这简直是在提醒大家可以拿走店内的任何一本书籍,鼓励孩子们犯罪。许多人对奥修圣女的做法感到不理解,但孩子们却心领神会,有一些心中有愧疚的孩子们,悄悄地带了书进来,放在空空如也的书架上面。时间久后,书店形成了一种规矩:随意拿书,但需要将另外一本书放回。
圣女每天整理书架,她会将大家带来的各种书籍分门别类的归档存放,以方便大家阅读,扎克伯格带来的书最多,因为这家伙不缺钱,家境富足,以前的种种行为只是顽皮而已。
圣女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她给前来看书的孩子们培训、上课,讲人世间的大爱与善良,孩子们捧着书,静静地聆听一场关于爱与善的人生大课。
书店狭小,但知识营养却不亚于正规学院,这儿的书籍琳琅满目,许多散轶的版本也可以找到。甚至有中国的《论语》,奥修圣女惊讶地发现扎克伯格能够背诵《论语》中的许多章节,这小子是个奇才。
将书店做成慈善事业,是媒体给予这家书店的最高评价。从这家小书店走出去许多名人,扎克伯格算是最优秀的一位。正是当初在这儿如愿以偿地找到了电脑方面的知识,才得以施展自己优秀的才华。
善良也有大小之分,普通的善良如送人一粥一饭,显然是权宜的爱意。善良也要“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鱼吃完了就没有踪迹,而赠送人知识,能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一个人的思维与奋斗方向,这才是最高尚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