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糖的终极动力来源
前面提到希望大家保持正念而专注的心态,那么接下来我们继续探讨在戒糖的过程中,如何利用这种心态帮助我们对低糖低淀粉的饮食“甘之如饴”。
谈及科学背景和各种生活中的实用技巧后,大家应该明白了戒糖饮食的两个核心组成:知识与技巧。然而白纸黑字写在纸上的道理,却不一定能进入你的心里,这也是世间一切“做不到”的底层原因。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呢?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借用心理学的力量支持一下营养学:饮食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能量输入的过程,还混杂了我们对食物的热爱与矛盾的情绪,也带着对味觉和嗅觉的满足,更带着营养素对血液和细胞的滋养。就像运动不是简单的能量消耗,也附带着对心肺的挑战、氧化的加剧以及对骨骼肌的微小撕裂和重建。
人在眺望星辰的时候本能地会有一个想法——我们是如此渺小的存在,我们对宇宙的复杂程度的了解犹如大海中的一滴水,有时觉得对自己的存在非常了解,有时又觉得自己的周遭如此庞大且复杂。我们的身体也是如此复杂,关于我们吞下的那一口食物在体内发生了什么,我们既可以简化为食物变成热量和营养素,剩下的排出体外,也可以复杂化为一场食物中的化学物质与细胞的共舞,在舞跳完之后必然有表观的遗传物质被“代谢之舞”改变,这也是我们总说的“你被你的食物塑造”。其实更加准确的是,我们的每一个选择(包括食物、想法、做法)都是一场神经、细胞和体液的“化学舞蹈”,任何一个不同的舞步都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我常常和咨询者打一个比方,如果说在东西方的宗教体系里,我们在世所做的一切均被记录在册,会在某个时刻因为善行获得福报,也会因为恶行而遭受惩罚,那么身体也正是这样一个微观的“善恶记录体系”。当任何一个负面的想法(诸如羞愧、冷漠、愤怒、过大的压力和骄傲)出现在大脑中,其实神经就开始支配血管收缩(熟悉的情绪性高血压就来了),肌肉变得紧张(准备好了去战斗和抵抗),免疫力变得低下(因为你需要暂时压抑疼痛和炎症)。在压力和负面系统的调控下,你应该能看到很多熟悉的场景,比如开车时堵车的情绪,被朋友误解后的心情,与伴侣出现不和后的反应,等等。如果我们对这样的情绪和反应失去了觉察,久而久之就会觉得它们都是正常的反应,人生本该是喜忧参半的过程,中年罹患各类慢性病时就会觉得人老了都该如此接受宿命。
只是没有想到的是,负面情绪并是不凭空产生的,而是我们心中某些深层的需求没有被满足、被触碰后的反应。而它的产生就会让血压升高,让免疫力下降,真实地伤害身体。因此其实只要我们选择先去觉察它,分析它,就能很容易处理它。千万不要觉得这是少数人才有的能力,否则你如何解释为什么会有那些面对争吵依然心平气和的人,那些在亲密关系中用包容和沟通解决争端的人,那些到了80岁依然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缠身的健康老人。这一切都证明,失去对生命本身的觉察,才是一切失控的根源。所以“正念”是我们该有的状态,而失控才是应该被纠正的,饮食也是一样的道理。
这反映了人类的本能与经验观察下的一种共识——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觉察。而这种觉察正是东西方共同认可的“正念”的由来。正念这个理念源于佛教的八正道,是一种修行的方法,用于让人们提升认知的境界。我们可以看看“念”这个字的结构,由上面一个“今”、下面一个“心”组成。也就是说,念可以解读为,把心放在今天,活在当下。
因此霍金博士在学习正念思想时,用西方人的“实用主义”把正念直接简化成了三个要点:有主动的意识,不带任何评判,聚焦当下。正念不仅是种修行之道,放在日常生活中更是被心理学广泛应用在减压和处理各类复杂的人际关系上。显然,我们同样也可以把“正念”这个看似不搭界的方法融入对戒糖饮食的指导之中。
结合具有实操性的戒糖方案,我来说说为什么正念饮食可以帮助我们真正摆脱糖与快消化碳水化合物带来的不必要的身体压力。
吃糖和快消化碳水化合物的动机在一开始就说的很清楚,它通常源于我们对美味和能量的一种本能向往和意识无明的状态。但是这个“瘾”也源于对欲望失控的延续,而并非人本该如此。那些充满游离糖和快消化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一般是“甜、香、软、糯”必占其一的食物,天然代表着不费力就可以消化和快速供能的食物。所以正念的第一步,就是觉察两个事实:这类食物的本质和在生活中充当的角色,以及我们吃下它们之后的反应和情绪。
很显然,所有充满游离糖和快消化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所扮演的角色大概率上是零食,或者是热量需求非常高的人拿来补充能量缺口的美味食物。但是对于大多数并不缺乏能量的人来说,这类食物最常在人又饿又馋的情况下被当作解决欲望的载体,全部塞进嘴里。这个情景真的很像开车时的“路怒症”,往往是因为一些不可控而错不在自己的事情,但是不懂处理憋屈的情绪,又不能觉察自己身体积攒的压力,于是通过“发怒”和“谩骂”把这种负面的情绪发泄出去,但结果往往是越想越气,越骂越觉得愤怒。是不是很像你把甜甜圈当作解馋的食物后,又非常想再来一杯甜奶茶助兴?一旦失去对当下真实需要的觉察,我们就沦陷在味觉与情绪的愉悦中了。我们在馋的时候,应觉察到身体真正的需求大概率是来一点“娱乐性”食物,而不是用甜对味觉过度刺激,更不是因为缺能量而对食物有刚性需求。
如果失去了觉察,最后的结果就是不理解身体的真实需求,然后用无明而负面的方式伤害身体。中国古老的智慧告诉我们,食而不节、五情过度均能伤身。慢性病往往就是对失去觉察后错误应对的一种审判,判决的结果是必须忌口(糖尿病、痛风)或克制情绪(心脑血管疾病)。失去觉察的代价是不是很像透支了后半生的食物和情绪?
所以在觉察到身体的真实需求后,我们大概率就会做出真正有意义且正面的举措来处理这种不可抗的反应(比如外界施加的压力,以及来自体内的欲望)。如果说人生的常态是不顺心,那么用觉察的心主动迎接它才是顺应当下的做法,而不要企图通过发泄来赶走这种常态,否则你的生活常态会是负面情绪缠身。如此解释,你应该明白情绪化饮食的一地鸡毛和偶尔吃甜食的愉悦之间的巨大区别了吧?
“不带任何评判”则是更加升华的一个境界。很多时候,我们的确会停下来对当下的状态进行有意的观察,但是很可惜,这种观察往往是带着情绪的评价,而不是一种“中立的觉察”。当一阵对食物的欲望袭来时,你心中马上对自己的欲望和需求进行批判:“我都已经这么胖了,腰臀比已经是‘大妈’的夸张比例,大腿也已经这么粗,还有什么脸去吃那碗面?那些成功管理身材的人都不会吃这些食物,如果我连身材都管理不好,就更不配谈管理人生了。”
在这样一番看似人生管理的思考下,隐藏的其实是一层又一层伪装好的负面情绪。归根结底,这是对自我形象和对他人的莫名否定——大妈的腰围,腿粗与丑的关联,吃面与身材差的不合理联系,以及错误管理身材与人生的关系,看似很平常的感言,其实折射了一个个扭曲的价值观。说实话,在现在高度商业化的社会,很多不合理的舆论都会用“戳痛点”的办法刺激消费者最在意的点,以此博取大众的关注,激发购买欲。“管不住嘴的人管不住人生”这样过度标签化的话语就成为操纵人心的话语,然而它支配的却只是消费者的负面情绪带来的购买欲(买了产品就会摆脱这种失败感),是制造焦虑,然后贩卖这种人为制造出来缓解焦虑的商品的恶性商业循环,最后消费者往往被这种焦虑和掏空口袋的消费主义折磨得身心俱疲。
所以我们需要中立的觉察,而不是这种带着情绪,哪怕是所谓的正面情绪(俗称“打鸡血”),冲动地做某件看上去有益的事情。走极端非常容易过犹不及。比如听说蔬菜、水果好,于是直接放弃肉类、主食类,改成只用蔬果饱腹,这样自然会造成另一些营养不均衡的问题。最好的态度就是用中立的思维看待蔬果的好处,然后安排合适的量,吃够量后吃吃自己喜欢的东西填补剩下的胃口。其实活在当下就是这么简单。中立的理性加上愉悦的感性,才会有自由自在的心境,最后自然会有不期而遇的健康与美,这并不是什么运气,而是正确对待生命的馈赠。
所以,戒糖和戒掉快消化碳水化合物要三点合一——“专注+当下+不加评判”。在购买食品和安排膳食的时候,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控制游离糖和快消化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这个主题上,当然背后的原理就是体重和代谢的健康。接着就是把注意力放在当下。所谓当下就是不要为过去吃了多少不该吃的而后悔,也不必担心未来是不是要一直压抑自己吃糖的欲望。你只需要观察当下是不是真的很想吃那块奶酪蛋糕,或者葱油饼。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其实你应该跟随内心去吃,然后继续观察,只要没有饮食障碍(比如暴食症)或情绪障碍(抑郁症),你是不太可能因为吃个不停而过量的。当我们真的想吃某种食物的时候,吃后一定会感到满足和愉悦,而理智会让我们知道过量了,该停下来,这就是专注当下并且听从内心的过程。我时常这样倾听内心和身体的真实感受,在偶尔想吃一碗冰粉或者一块巧克力,而我知道它们是什么成分以及会对身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纯粹从生理的角度解读)时,我会顺应当下的欲望去吃,而在满足了当下的欲望后,我自然不会想继续吃更多的这类食物,这并非压抑而是一种本能。相信我,你越是顺应内心,你的内心越懂得分寸;只有压抑和过度放纵才会让欲望爆发,而这两种行为都来源于不恰当的人生观。
听从当下内心的声音,无论你选择吃还是不吃,你都不会后悔所做的选择,这是所谓的不加评判的状态,也是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对于很多正在减重或者想维持体重的人来说,他们听从内心的选择吃了之后也许会产生内疚的感觉:“又失败了,管不住嘴。”出现这种感觉又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聚焦当下还是会失控呢?这个问题就更需要引申到一系列问题上:我们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不是过于理想化,制订的计划是不是过于死板,定下的规矩是不是不够人性化(比如游离糖的设定量直接是0)?心理学上的技巧我不再展开解释,但是要记住,专注于当下,听从内心,你便不会犯错。
我们在饮食中犯下的绝大多数错误,都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出现的。那个时候,你的内心并没有让你吃这么多,很可能是社交压力、朋友的示范效应使然,又或者是因为饮食习惯以及对食物本身的无知。我们只有真正做到格物致知以及知己知彼,才能处理好与食物的关系,从而做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