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论
人一出生,就具有阴阳,也具有血气。所以要保全性命,在于血气的荣枯。血气,是人体的根本。气来源于阳,血来源于阴。血为荣,运行在脉中,有滋荣的意思。气为卫,运行在脉外,有护卫的含意。人接受谷气进入胃,胃为水谷之海,纳受食物并消化,然后给全身输布营养,灌溉经络,滋养百骸,五脏六腑都汲取胃部的气。所以清的为荣,浊的为卫,荣卫二气循环不息。一日一夜脉行五十次,天明时又聚于气口,阴阳相贯,血荣气卫,常相流通,这样还会有什么病呢?如果其中一样受阻窒息,则百病就由此而生。且因气所致的病,可发为寒热、喜怒、忧思、痞块、疝瘕症癖,可引起头晕,胸膈和脐间动气,或喘促,或咳噫。气聚则胸膈胀满,气逆则下肢寒冷。血妄行则引起吐血、鼻出血,血衰涸则出现虚劳。血积在上使人健忘,淤结在下令人发狂。血受寒则筋枯而挛急,血受热则毒淤结体内而发黄。血入小的排泄通道(尿道)就会形成淋痛病,入大的排泄通道(大肠)就会形成肠风、妇女月经不调、非经期阴道流血不止等症。以上各种疾病,都是由血引起的。血,可比喻为水;气,可比喻为风。风行水上,就有血气之象。气,是血的统帅。血随气而运行、停止。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如果气有一刻不运行,那么血就有一刻不运行。由血引起的病,可通过调气来治疗。因此应调气为上,调血其次,即先阳后阴。但如果败血淤滞经脉,壅遏气的运行,就应该先去淤血而后调气,不可一成不变。用调气的药来调血可一举两得,用调血的药来调气则会使气乖张。像木香、官桂、细辛、厚朴、乌药、香附、三棱、莪术之类的药,既可调气,又可养血。像地黄、当归等药用来治血证还可,用来调气则不宜。因地黄、当归等性味黏滞,有损胃气,而胃气受损则五脏六腑的气也会随之虚弱。善于用药的人,必用助胃的药来相辅助。凡治病,应识本末。如呕吐痰涎,胃虚不食以致发热,若以凉剂退热,那么会导致胃气更虚,热也不退。宜先助胃止吐为本,热自退,纵然不退,但因胃气已调,不久热也会自解了。又如伤寒大热,屡用寒凉药剂疏导,热不退,只需调和胃气,便自然安愈。
心掌管血的运行,血聚积于肝;肺主导气的传送,气汇集于肾。如果只知血出于心而不知血聚纳于肝,只知气出于肺而不知气归于肾,用药时往往南辕北辙。例如血痢,用五苓、门冬等剂调心,用巴豆、大黄消积,则病症仍然存在,因为肝没有得到调养。必须用川芎、当归作辅药,病才会自止。又如喘嗽,用枳壳、桔梗、紫苏、桂、姜、橘等药调气,用南星、半夏、细辛化痰,则始终不会治愈,因为藏气之肾并没有吸收到药效,必须用补骨脂等药相辅助,才会使气归原。病有标与本,因此诊治有先后,只要抓住了主要问题,那么其他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
〔明〕龚廷贤:《寿世保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