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负重
【释义】
忍受耻辱,承当重任。指为了重任而忍受暂时的屈辱。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故事
东汉末年,孙权夺取荆州杀害了关羽,刘备十分气愤,调集大批人马亲自东征东吴,连拔东吴数城,孙权只好启用陆逊为大都督率领5万精兵全力抵抗。第二年初,刘备的军队驻扎在长江南岸,声势十分浩大,陆逊见蜀军占据有利地形便坚守不出。当时他身边的将领多是孙策时代的旧臣名将,出身于王公贵族,这些人骄傲自负,平时就觉得陆逊资历不够,不大听从调遣,此番又见他按兵不动,更是嘲笑陆逊胆小怕事。
这天,陆逊召集众将手按宝剑道:“刘备天下闻名,连曹操也惧他三分,今率兵犯境,实则是强敌压境啊!诸君共享国恩,当团结一心,共同抗敌,以报国恩。现在大家不能团结一心,听从调令,实在太不应该了。我虽是一介书生,但奉主上委以重任而使大家屈居为部下,必定是因为我还有可取之处,能够忍受眼前一时的屈辱而担起重任。军令如山,以后有令必行,违令者斩!”众将顿时全被镇住,再不敢不听从召令。接下来的战事中,刘备仗势轻敌,陆逊坚守不战,将对方拖得疲惫一堪,最后借顺风放火取得了胜利。
【用典】
以后还望中堂忍辱负重,化险为夷。
——清·曾朴《孽海花》
忍辱负重,艰难劳止。
——赵朴初《感遇一首为周总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