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人篱下
【释义】
寄:依靠;篱:篱笆。依附于他人篱笆下。比喻依附别人生活。
【出处】
《南史·张融传》:“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
故事
南北朝时期,南齐有个读书人叫张融,他相貌丑陋身材矮小,言行举止异于常人,但反应却极为机敏。南齐太祖萧道成未做皇帝时就比较欣赏此人,某次问他家住哪里,张融回答:“我住在陆地上但不是房屋里,住在船上但不是水上。”萧道成不解,张融的哥哥解释说:“张融家住在东山附近,因为没有固定住处,暂且将一只小船牵上岸边,全家人都住在里面。”萧道成还曾许诺张融为司徒长史,但很长时间都没有下达任命。这天,张融骑着匹瘦马来见他,萧道成很奇怪遂问其故,张融说:“我答应喂它一石粟,可是我并没有真的喂给它啊!”这下,他马上就明白了话中深意,赶紧下达任命,授其为司徒长史。
张融不仅为人怪异强调个性,在写文章方面也主张要有独创性,自成一派。他在《门律自序》中写道:“作为男子汉大丈夫,写文章应当像孔子删编《诗》、《书》,制定《礼》、《乐》那样,发扬自己的创造性,为什么要模仿别人,像鸟雀那样寄居在人家的篱笆下面呢?”“寄人篱下”一词遂从此出。
【用典】
他在工商界老是寄人篱下,是不甘心的。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小生零丁孤苦,虽然姐姐见怜,总是寄人篱下,还说什么“娶亲”二字。
——京剧《白蛇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