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教程

中华成语故事:打草惊蛇

6/23/2021 10:59:22 PM 人评论 次浏览

D

打草惊蛇

【释义】

打草惊了草丛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别人而使自己也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事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出处】

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故事

南唐时期,当涂县有个贪得无厌的县令叫王鲁。只要有利可图,他就可以不顾是非曲直,颠倒黑白,做了许多贪赃枉法的坏事。他的属下见上司如此,也都学着到处敲诈勒索、搜刮民财。老百姓恨透了这批狗官,总盼着有机会好好惩治他们,出出心中的怨气。

有一次,朝廷派官员下来巡察。当涂县的老百姓联名写了状子,控告县衙里的主簿等人营私舞弊、贪污受贿。状子首先递到王鲁手上,他从头到尾略看一遍,不由吓得心惊肉跳,直冒冷汗。原来,老百姓所列举的种种犯罪事实,都和王鲁曾干过的坏事类似,甚至有许多坏事跟他有牵连。他越想越害怕,这样下去,老百姓很快就会控告自己,万一被朝廷知道了,调查自己在当涂县的胡作非为,岂不是要大祸临头啊!王鲁心惊胆战,不由得拿笔在案卷上写道:“汝虽打草,吾已惊蛇。”写完便瘫坐在椅子上。

【用典】

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

——明·施耐庵《水浒传》

教程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