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教程

高考满分作文:梧桐细雨中的湮没

6/13/2021 11:40:06 PM 人评论 次浏览

梧桐细雨中的湮没

浙江考生

秋风乍起,一杆孤枝,一片孤叶,经不起萧瑟寒意的催促,花凋无声,叶落无影,就那么一瞬间,繁华褪尽。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没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叹惋,却只有无声的寂寞和生机逝去的惆怅。

没有人挽留,没有人吊唁,当一时的繁华灿烂都化作枯枝腐叶,化作落花流水,会有人感叹“世事无常”么?

独倚门廊的易安居士,那个人比黄花瘦的女子,不曾看透绿肥红瘦的凋零。人世、命运,在历经风雨之后早已不堪一击,聚也罢,散也罢,年年岁岁,红杏出墙的盎然春意,叶落知秋的萧索情味,都在悠悠箫声、铮铮琴音中化作了无情。谁说她不曾明白:这叶落知秋的玩味,不正也预示了她命运的索然?没有了《金石录》的映衬,《漱玉集》如何能够独放异彩?倘有,怕也有些不甘了。“秋”,一个对她来说最熟悉而难忍的字眼,在一次次悲怆中袭来,落叶无声,心境却如何能平?然而她不是一般女子,她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那声声咏叹之下的,是一个怎样坚毅执著的灵魂!叶落知秋,纵然秋已尽,然心无秋意,命运,便不会有秋。

人生宿命,家国兴旺,便如一片秋叶,终会有那一刻,它将面临考验。而生命的痕迹,灵魂的重量,能否得以延续,则远不是叶落知秋的暗示了。

石头城外的潮声见证了六朝古都的兴亡。秦淮河畔,莺歌燕舞,桨声灯影里,是流不尽的繁华与艳丽。即使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那孤枝上的垂垂枝叶,在贵族王公的眼里,也怕是没有丝毫的秋意吧?他们不知何为纸醉金迷,他们的眼,早已被重重罗帐所迷蒙;他们的心,也早已在美酒佳酿中蚀去。于是,六朝已逝,繁华褪尽的金陵古都,只留下城外滔滔江水诉不尽一个个美丽的传说。

秋之将至,秋风褪去了春的盎然、夏的华丽,却留下那最深处的灵魂和生命的悸动。那么,随落叶而去的洗不尽铅华的那个世界,是否依然惹人注目?

人总是无法预知将来,亦如大千世界,纷繁复杂,纵是区区一叶,也可牵动秋节之至。无限之意味,高远的、辽阔的、缥缈的、虚无的,此间种种,都是凌驾于有限的、真实的、存在的一切之上。一种萦绕于宇宙万物之间的力量,我们无法感知,而当这一切巨变之后,留下的那些,却非无限,那必是人类的智慧的凝聚,为历史所见证。那便是一叶知秋背后的韵味,是告诫我们春华秋实的道理,有些东西,是必不会随秋叶落去而化为灰尘的,那便是人的意念吧。

梧桐细雨,淹没了往事匆匆,春华秋实,却刻下了今日种种。生有涯知无涯,而无限孕于有限,叶落归根种下的是一季节的希望。命运,人生,不应该在秋风秋雨的叹息中淹没。随秋叶落去的,是一个时代残存的记忆,更是另一个时代孕育的生机。

得分指数alt

审题:★★★★

立意:★★★★★

语言:★★★

结构:★★★★

alt名师点评

文章借悲凉的人和物抒发时代悲情,以小见大,主旨深刻。作者从李清照悲惨的命运和不懈的人生追求落笔,以李清照的人生遭遇揭示一个时代的悲剧。但作者并没有仅仅限于此,而是从一枝一叶的衰变,从个人命运的变迁中提升到对人的精神的叩问:“有些东西,是必不会随秋叶落去而化为灰尘的,那便是人的意念”,使文章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文章突破了简单的议论文的形式,采用叙议结合的方法,使议论既有充分的事实依据。文章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很强,众多句式的灵活运用和富有哲理性的语句,都是文章的亮点。

教程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