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教程

高考满分作文:筷子漫说

6/13/2021 11:40:06 PM 人评论 次浏览

筷子漫说

重庆考生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说:“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发明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美妙绝伦,他应用了物理学上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不怕高热,不怕寒冷,真是高明极了。”

筷子在古代叫箸,唐代著名诗人高适曾吟咏道:“铁衣远戌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古时,“箸”是口头语,现在尚有“箸”的痕迹。如有的地方称筷子为“火箸”,称装筷子的小竹篓为“箸笼”。商人最忌讳不吉利的字眼,由于“箸”和“住”谐音,“住”乃停滞之意,于是人们改称“箸”为“筷”。“筷”与“快”谐音,取“生意兴隆”之意,很快这个读音在民间传开了。

现在有部分幼儿和青年人以为勺子羹匙方便,其实人在运用筷子时会牵动手指、掌、腕、肘、肩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的活动,这对大脑皮层是一种有益的锻炼。

一九二四年在法国里昂召开中法大学董事会时,蔡元培先生请巴黎大学教授欧乐先生吃饭。席间所上皆中国菜肴,并使用中国餐具:筷子。就餐时蔡元培先生说: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祖先也用刀叉,不过我们中国人是酷爱和平的民族,觉得刀叉皆是杀人凶器,吃饭时使用未免不文明,所以从商周时期就改用“匕”割肉,以“箸”夹菜。后来由于烹饪技术改进了,“匕”也就废用了。

得分指数alt

审题:★★★★

立意:★★★

语言:★★★

结构:★★★★

alt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的史料性很强,任何一处来源都细致入微,丝毫不含糊其词,可见作者历史知识积累之广泛。作者在介绍筷子的起源、典故、相关的故事时,语言很轻松、自然、质朴,既有说明文的条理性,又有科普文章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而且作者娴熟地将古今典故串成一气,饶有趣味,实乃说明文的典范之作。

教程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