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与停(三)
重庆考生
人生就像旅游,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有好风景,人就越想往前走,但是人的精力有限,需要停息片刻,才能更好地前进。
人生又像是一场马拉松赛跑,需要中途补充能量,才能够跑到终点。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工作之后,感到自己的知识跟不上发展,于是又要去进修,这种学习其实也是一种停顿,但是这种停顿是为了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而作的短暂歇息,是为了今后发展得更快而作的短暂停留。
回顾历史,战国时期的游说家苏秦,第一次游说没有成功,他的嫂子见他没有出息,整天刁难他,但是苏秦知道自己的观点不能打动国王,一定是自己的知识水平不够,于是他忍受哥嫂的刁难,开始“头悬梁,锥刺骨”,后来终于成功游说秦王,成为战国时期伟大的纵横家。苏秦在家的隐忍学习,正是人生路上的暂时停顿,这停顿,就好比花儿含苞待放;这停顿,就好比蓄积力量的马儿吃草;这停顿,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而作的短暂歇息,这停顿,正是为了今后的向前迈进而作的短暂休息。
像这样在人生路上行走中善于停顿的人何止苏秦一个呢?三国时期的刘备,为了兴复大汉天下,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他只好屈辱地在曹操的兵营中种菜,他的短暂停留就是为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正是因为他保存实力,才有后来的东山再起。这种停顿是智者的选择。
人生的旅程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会有坎坷不平的荆棘,要想继续行走,就要拔掉荆棘,要拔掉荆棘就有可能停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停顿就是调整,停顿就是为了后面走得更好。我们知道,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墨客都遇上过人生的荆棘:屈原、司马迁、嵇康、阮籍、李白等文豪都曾经在人生的路上停歇过,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们追求自己的理想,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的停顿,是因为小人的陷害、国君的昏庸;他们的停顿,是为了自己和他人走得更好;他们的歇息、他们的停顿,是为了实现更加远大的理想目标。
因此,我们可以说人生路上的停顿就是为了走得好,走得远,走得更加冠冕堂皇!
得分指数
审题:★★★★
立意:★★★
语言:★★
结构:★★★
名师点评
本文选用的材料很典型,很有说服力,从结构上看,先分述,再总结,这种构思有利于多角度多层次的论述观点,畅谈体会。文中先阐述“走”的含义,思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再叙述“停”的内涵,“停”是一种选择,是为了更好的“走”,文章大量引用历史典故,将阅读者领进“历史”的情境之中,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可读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