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教程

用守候唤醒沉睡的爱

4/5/2019 11:06:52 PM 人评论 次浏览

爱如初诺,多少幸福渐成追忆

30年前的那个春天,导弹某部的年轻军官陈礼国接到一道特殊“命令”,让他火速赶到某城市与一个叫黄晓琳的姑娘“见面”。这道“命令”让常年身处山沟的陈礼国激动不已。

当他赶到约定地点,见到相亲的姑娘时,心中既欣喜若狂又忐忑不安。眼前的她,苗条秀丽、声音甜美。言谈中,他还得知黄晓琳的父母都是1937年入伍的老革命,许多陈礼国只在书本上读过、广播里听过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竟是当年与黄伯伯一起出生入死的老战友。相比之下,自己来自豫南山区,父母是地道的农民,巨大的反差让这个年轻人第一次体会出什么叫 “自卑”。他礼貌地完成相亲程序,郁郁寡欢地回到部队。在他心里,这次相亲是一段“美丽而伤感的旅程”。他一头扎进实验室,试图用夜以继日的工作来忘却那个给他留下极好印象的姑娘。

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一个月后,那位他已不敢奢望的黄晓琳竟然写来一封长信。信中,姑娘一手娟秀的楷体字,字里行间不但没有丝毫优越感,反而对他这个扎根山沟、热爱导弹事业的基层干部充满了敬意。读着那些真切、朴实的字句,陈礼国感到一种久违的理解与欣慰,爱如涓涓细流在胸中流淌。

鸿雁传情,两颗年轻的心越走越近。两年后,他们携手踏上婚姻的红地毯。爱,是温暖,也是动力。他们在生活中相濡以沫,在事业上并肩前行。许多往事叠加成美好回忆,让陈礼国感慨颇多,他常用“很幸福”三个字来陈述过往。

父母的言传身教让黄晓琳懂事、宽容,特别理解军人这个职业。婚后,她深知丈夫工作的辛苦与重要,便用全部精力来支持他的事业。他们的孩子一岁时,陈礼国获得赴某院校深造的机会。去还是留?看着幼小的孩子和体弱的妻子,陈礼国左右为难。 “组织上把这个难得的深造机会给你,是相信你的能力。我看中你,也是因为你有一颗勇于上进的心。为了你今后能够更好地从事导弹事业,你不能打退堂鼓。家里头,你放心好了,有我撑着呢!”妻子的体贴与理解打消了他的顾虑,陈礼国愉快地踏上了去院校深造的旅途。

学校第一次放假,陈礼国想到妻子劳累,下火车后,就自己乘公交车回家。当他走下公交车时,一抬头,只见马路对面,妻子抱着小孩在人群中拼命地往去火车站方向的公交车上挤。娇弱的身躯在拥挤的人流中显得非常单薄。她几次挤到了车门边,又没能上去,急得都快哭了。这个镜头定格在陈礼国的脑海中,令他终生难忘。

乐于在家相夫教子的黄晓琳,其实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是名优秀的印染花布设计师。陈礼国还记得那次,他陪妻子上街,前面走来一位漂亮姑娘,身穿时髦的衣裙,妻子自豪地告诉他,这姑娘衣服上的花样出自她手,是她首次大胆采用了提、挑、染、绣、扎等多种方法,根据服装的裁剪和衣裙的比例,改变传统的花布均匀布花和铺排布花的方式,才设计出来这种别致独特的布料。在当年国家轻工业部组织的评比中,她设计的这款布料获得大奖,订购量名列前茅。

教程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