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教程

一个人的“春运”

4/5/2019 11:00:01 PM 人评论 次浏览

历时13天,行程3700多公里,搭了25辆顺风车,从南京到乌鲁木齐,没花一分车票钱。当同学们还为一张回家车票发愁时,南京师范大学的大四学生胡蓓蕾以免费搭车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刺激而温馨的“春运”之旅。

胡蓓蕾是个身高一米八的帅小伙,短发、瘦脸、小眼,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他见人就笑,两眼自然地眯成了一条缝。

一路向西

一切均源与《搭车去柏林》这部纪录片。片中主人公从北京出发,只依靠陌生人的帮助,搭车88次,最终抵达柏林。胡蓓蕾看后难掩兴奋,其中一句话刻在他的心里: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也不会去做了。

2010年12月25日,胡蓓蕾出发了。

从南师大出发,坐公交车到312国道,他计划当天至少要到合肥。沿着国道,他边走边拦车,走了半个多小时,进了路边一座加油站。他把搭车回乌鲁木齐的想法高速大车司机,司机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没人愿意拉他。一个司机甚至劝他,用学生证买张半价票,用不着这么辛苦。

同龄人都不能理解的事,更无法向陌生的司机介绍。胡蓓蕾背着红黑相间的登山包继续西行。

他还在不停地招手,似乎没有人感觉到他的存在。难道在中国搭车就这么难吗?

这时,他看到前面停着一辆正在检修的卡车。他凑了过去,对正修车的师傅说明来意。师傅将信将疑地让他坐进了驾驶室。师傅后来解释说,当时看他满 头大汗,学生摸样,不像坏人。一路上司机似乎也没有把他当外人,一直跟他吐苦水:儿子不好好学习,没有出息。胡蓓蕾无法分担这些苦恼,他只剩下开心,终于 有人肯搭我了。

胡蓓蕾发现,在服务区搭车的成功率远大于加油站。

在合肥文集服务区,他相中了一辆奥迪车。展开招牌式的微笑,胡蓓蕾上前搭讪。没想到,车主犹疑了一下,查看了他的学生证后,居然让他上了车。

这成了胡蓓蕾13天旅行中最为愉快的记忆。奥迪车主告诉胡蓓蕾,他曾在服务区被人骗过,因此会有戒心。

寂寞的旅途,狭小的空间,很容易让人放下戒心,寻求温暖的交流。事业有成的车主跟胡蓓蕾谈起了心事,虽然事业成功,但他仍然觉得缺少朋友。车主把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抖搂一空,甚至向胡蓓蕾传授如何成为成功人士,开上奥迪,住上豪宅。

当听说胡蓓蕾是学电气工程专业并即将毕业时,车主马上打电话给做电气工程的朋友,为他推荐工作。因聊得投入,他们还走错了方向,多开了一百多公 里的冤枉路。可车主并不觉得冤枉,他在电话中兴奋地告诉妻子:“今天我交了一个朋友。“分手时,他给胡蓓蕾留了一张名片和一句话:男人就要用事业武装自 己。

这位名叫孙宏刚的车主后来回忆说,和胡蓓蕾在车上共同度过的5个小时使他感受颇多。“我觉得这孩子很有闯劲儿,现在这种有想法、有行动的大学生太少见了。”

温暖的旅程

本来只是一次冲动而简单的冒险,却无意中成了胡蓓蕾了解和感受社会的机会。

在信阳服务区,他搭上了一辆重型卡车。两位司机轮换开,他很快与司机熟络起来。司机们也毫无戒备地向他倾诉。

感同身受后,胡蓓蕾非常理解卡车司机的辛苦。他形容坐卡车“全身都不舒服“,”浑身痛苦“。

卡车司机可能是世界上最辛苦的职业之一,不过司机们大多阅历丰富,待人坦诚。一名张姓司机向胡蓓蕾讲起第一次让陌生人搭车的经历。若干年前,他 和两个同事到新疆拉哈密瓜,卖家托他捎带上一个20岁的小伙子。加上这个小伙子就要超员,但碍于情面司机还是答应了。车开出新疆不久,就被交警罚了 1500元。如果这样下去,便是开一路,被罚一路,而他们的目的地是几千里之外的广州。

教程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