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恒瑶是湖南湘潭农村的姑娘,很安静,总是默默的。2011年春节一过,收到她的邮件说她在深圳,跟做家政的妈妈住在一起,想找实习单位。我恰好也在深圳家里,先帮她问了报社,朋友说不缺人手。我问,白帮忙哦。回答是,想交钱实习的都推不掉,真要来得走程序,打报告报领导审批。我一听审批就头疼,改找做杂志的同学接收了她。
就要去上班了,她说要来跟我聊聊,约了在小区门口见。那天下着不小的雨,她怕我看不见她,就在门外的雨里站着。
她跟我说家里的事:小时候干农活不觉得累,隔壁家小孩都是在土里玩大的,后来才知道累了。家里原来有7亩田,农活太劳累了,很不想要那么多土地。考上大学以后,急着把户口迁到学校,一迁户口,村里就会收走她名下的土地,父母就能轻松一点。后来奶奶去世又减少了一亩地。现在才懂得有土地的好。她给我讲述她家前面是水塘,水塘后面是菜地,菜地后面是房子,房子后面是竹林,再后面是满山坡的茶树,水田在最前面更远处。爷爷在家种了很多菜。爸爸养了很多鸡,每天收两斤鸡蛋。她妈妈在深圳做家政,爸爸一直留在家乡帮人安装热水器,脑子很灵的,不管什么活儿,一看就会,平时骑着摩托到处走,总有活儿干。还有个弟弟在湖南打工,开挖掘机。
2011年春节,晏恒瑶的妈妈回老家,把老房子打扫了好几天。
我问,回到乡下老房子,有反差吗?她说,有啊,妈妈到处擦洗。城里太干净了,妈妈做家政那家太干净了,连擦地的抹布都是白的。
她说,出来念书三年多,现在才发现家里菜好、风景好,这就是城里人说的别墅啊。
晏家现在还有5亩地。她说,她家的老房子是小时候自己看着父母动手盖的。他们就在地上挖了个坑,开始烧砖,现在房子旧了,真要翻修了。父母将来只想守在乡下,让孩子们出去。我听说大学生毕业如果回老家,户口只能落在镇上,回不到村里,土地当然没了。历朝历代的中国农民辛苦劳作的奔头是购置土地,只有今天是舍弃家园离开土地。
闲话说了两个多小时,其间她都是低声细语,只有三次语速变快。
一次听见火车鸣笛。她说:老师,旁边有火车吗?对于火车的特殊敏感,当时我想是春运的记忆还在吧,过后再想,对于上亿的中国人,火车就是父母,火车就是家乡。
后来,我们去最近的湘菜馆吃午饭,看见一次性碗筷,她赶紧说:老师,不能用这个,我妈妈做过这个,不干净!
分手前,她给我一块自家做的腊肉。我说,带给我同学吧,谢谢他留你实习。她显出为难:从来没送过礼。我赶紧说,这不算送礼,农产品就是尝尝鲜。她始终迟疑,不自在。一周后她发来邮件说,腊肉还放在住处。
我忽视了一个20岁青年人的感受,他们纯洁干净,送人一块腊肉是有心理障碍的。
邓伯超
一直没有好好写写邓伯超。从他一年级起,我的《上课记》里总会提到他,直到他毕业去北京进修,始终没专门写过他。这个四川农民的后代身上奔突着粗粝亢奋的生命力,他的文字也一样。我要摘抄他的两封信。
邓伯超的邮件一:
有一次,半夜的时候父母打架,爸爸说我妈妈不忠.说她如果没有跟别的男人有染的话,就砍掉自己一根手指他们一人砍掉了一根手指我们过去的时候,他们把门窗全部关严了,拿着菜刀在里面吵,地上放着一个砧板,上面有两根手指头我很害怕。因为之前我有一个幼儿园的同学,头一天还跟我一起玩,第二天到学校就听说她被地的爸爸杀了,她全家都被她爸爸杀了,当时她不过6岁我也怕我爸爸把我的妈妈杀了,然后又来杀我们。我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只要一回到家里就觉得好冷,很害怕,特别怕黑,现在都怕黑但我还是鼓足了勇气,敲砰了玻璃,跳了进去,跪在地上,跪在玻璃上求他们,他们没有理我,继续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