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教程

资助者

4/5/2019 10:52:45 PM 人评论 次浏览

一个老人,环卫工,曾经的“感动城市人物”,忽然成了杀人犯,让很多人惊诧不已。

成为“感动人物”,是因为他孤身一人,收入不高,却资助了10多位贫困学生。

沦为罪犯,是因为他杀了自己资助的一个学生;而且,是关系最亲近的、他曾像儿子般对待的那个孩子。

那个孩子家在农村,是个孤儿,有人为他资助上学,他十分珍惜学习机会,读书很出色,一路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

老人资助了他整整8年,孩子曾因重点学校学费太高而想就读普通学校,老人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坚持供他上好学校。

毕业工作了。租房贵,老人就让年轻人住家里,每天做好饭等他回来吃。

谈恋爱了。结婚没房子,老人曾打算把自己房子里面较为宽敞的一间给年轻人当做婚房。

一切都好得像一家人,要不是发生了凶杀案。

杀掉年轻人后,老人服毒自杀了。

人和人,以如此温暖的关系开始,又以如此冷酷的关系告终。

人们从不同角度猜测个中缘由:是不是年轻人谈女朋友冷落老人了?是不是老人管教太多,年轻人受不了起冲突了?是不是年轻人提出过多要求老人难以满足……

也只是猜测而已。

我想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的关系是太紧密了,资助者对于被资助者,拥有甚至占有的成分太多了;反之,被资助者对于资助者,太过依赖了。

极端的例子比较罕见,有类似观念的却不在少数。我的熟人当中,有个以善举获得好评的人,有一天忽然很生气。

熟人说自己一直在资助的那个贫困生,一直很争气,一直引以自豪的。最近却无意中得知,那孩子挺会来事儿,竟会利用媒体,因此资助他的人有七八个之多!

我劝他想开点,没什么可生气的,你资助了别人,只是完成自己的善愿,不等于可以掌控他人。怎么为人处世,他可以选择。

教程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