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教程

教你当个侦察兵

4/5/2019 10:52:39 PM 人评论 次浏览

特种兵在执行特种作战、野外生存训练、反恐防暴及追捕罪犯等任务时,查明敌特人员行踪的侦察活动必不可少。为保障侦察活动的有效实施,学会并掌握必要的特种侦察技术,不仅能帮助特种兵迅速摸清作战地域内敌方兵力、装备的数量质量及其他有价值的战场情报,还可以通过一系列隐真示假的伪装手段,有效地保护自身安全,甚至化险为夷,最终达到“保存自己,消灭对手”的目的。

路线巧选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好一名侦察兵,首先就要从正确选择行军路线开始。通常情况下,出发前,上级指挥员会将实施侦察的路线、任务、联络手段、报告方法,以及占领或隐蔽区域的位置规定清楚。受领任务后,无论是单兵还是以分队(班组)形式实施侦察,都要认真检查携行装备,尤其对那些特殊的侦察器材,如通信设备、夜视仪、声音监测器等做好调试工作,而后推演情况,制订多套预案。

行进时,必须充分调动所有感知器官,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做到“时刻环顾前方和道路两侧,认真观察敌人可能埋伏的地方;仔细检查将要踩踏的位置:每走一段,就停下来嗅闻周围的气味,听听四处的动静”。具体方法为:穿越茂密枯草地时,先用一只脚轻轻试探一下地面,将可能踩压留痕的枯叶或枯草拨到一旁,然后将全身的重心慢慢移向前脚,行走时最好后脚跟进前脚,同时注意不要让身后的树藤草木挂住战术背心;徒涉小溪时,不可将双脚抬出水面,而应紧贴河底行进;经过弯曲地带前,先仔细观察并聆听周围动静10分钟,然后再选择阴影密集的地段前进:丛林地的阴影虽能有效掩护我方行踪,然而一旦转入阳光地带,就会加大被敌人发现的可能性,因为在阳光照射下,人的行踪与背景的对比会过于明显,尤其在朝阳和夕阳下,人影大约是人体的3倍,所以在密林中行走,应尽量躲避光线照射。此外,夜间行进时,最好选择在凌晨2:30-3:30,为这段时间人最易疲倦,警惕也较低。相应地,一般不要选在晚上10点左右或拂晓行动,果一定要实施早间侦察,那就用月色提前到达预定位置,潜下来,待天亮后再伺机而动。到达目的地或接近侦察目标随着危险性骤然增大,特种要想在环境极端恶劣、条件极困难的情况下搜集到有价值的场情报,行动一定要慎之又慎,怕发出很轻微的声音,都可能生非常严重的后果。这时,当务之急是先找到一处有利于侦察的地点。其位置要便于隐蔽进出,尽量避开独立、明显的物体。同时,视界要开阔,以“既能清楚看到敌人活动情况,又不易被对方发现”为准。

伪装很重要

侦察位置是否隐蔽尚属外部环境因素,特种兵加强自身伪装才是确保安全的根本。通常情况下,特种兵会配备制式伪装衣,上面印有与背景及所处季节相适应的各种颜色斑点,在一般植被条件下对付敌可见光侦察,在新鲜阔叶植物背景下对付敌红外夜视器材的侦察,效果都不错。但如果没有制式伪装衣,特种兵可以用泥土、石灰、木炭、砖粉等加胶合剂调成糊状,涂抹在军服或雨衣上,自制与现地背景颜色接近的伪装衣。当然,也可用布条、麻绳、杂草等纺扎伪装衣。需要注意的是,所选材料要与背景颜色相似。如果是在积雪的背景上,可将白布、白床单直接披在身上或制成伪装斗篷。

对人的头面部及四肢的伪装{以不反光为原则。面部可抹一些暗色涂料,如油烟、泥土等;钢盔上涂抹变形迷彩、稀泥浆,或用暗色粗织物做成盔罩,并插上树叶或杂草;对手表、腰带扣、铁镐等易反光物体,则以包、涂、装套的方法加以伪装。此外,在执行战场接敌、追捕罪犯、跟踪蹲点等任务时,要善于利用地形,比如冲沟、雨裂、棱坎、房屋、树木、土堆都是利于人员隐蔽的天然屏障。夜间执勤时,尽量选择与自己的服装、装备颜色相似的背景,或在阴暗处行动以降低暴露几率。

对武器的伪装,是侦察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原理主要是,通过伪装改变枪支外形、阴影和消除反光。常用方法是,将杂草和树枝直接系插或编织成伪装网进行伪装。在雪地用白布条,其他背景用颜色相近的布条,在枪支上按一定间隔缠绕。必要时还可给枪支涂刷与背景相符的迷彩,或采用就便涂料,把当地的泥土直接抹在武器上。

观敌有窍门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名优秀的特种兵就是一个老练的猎手。猎人在原始森林中追踪猎物,不仅要胆大心细,善于梳理和分析各种蛛丝马迹,还要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避免被假象所迷惑。否则就可能遭到野兽突然的反扑,引来杀身之祸。特种兵执行侦察任务也是如此。敌人永远都是狡猾的,他们不会傻到主动暴露行踪。因此,特种兵一方面要判明自己所处方位并注意隐蔽,牢记上级事先规定的各种联系信(记)弓。同时,将侦察地域内的各种信息不问断地输入大脑,学会对搜集到的海量资讯进行综合分析,不被敌人制造的假象所蒙骗,做到“判断准确,处置灵活”。

当然,理论再丰富也需付诸实践。接下来,就要按照“先概略,后细致;先重点,后全面”的次序实施侦察,尤其注意可能被敌人利用的地形地物。具体流程为:首先,做概略侦察。特种兵占据侦察点后,要尽快观察、熟悉视线范围内的明显地物、复杂地形、方位物附近,以及敌人可能出现的方向、地段,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进行分段侦察。为便于识别和搜索目标,可根据敌情、地形和任务,将侦察地域划分为近地段(200米以内)、中间地段(200-600米)和远地段(600-1000米)。然后,实施左右相错、远近交织地反复侦察。如果纵深不大、地形开阔、通视程度良好,也可不划分地段。最后,做重点侦察,即对敌人活动的必经之处和地点,如道路、居民地、丛林和起伏地等进行重点监视,时刻注意敌军动向,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教程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