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不仅有着渊博的学识、鲜明的个性,更有着“好玩儿”的一面。很多大师就是从“玩儿”开始自己的学术生涯的。
赵元任是一位“好玩儿”的语言大师,他一生中最大的快乐是到了世界的许多地方,当地人都能认他做“老乡”。“二战”结束后,他到法国参加会议,在巴黎车站,他对行李员说巴黎土语;行李员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于是感叹道:“你回来了啊,现在可不如从前了,巴黎穷了。”后来,他来到德国柏林,用带柏林口音的德语和当地人聊天,邻居一位老人对他说:“上帝保佑,你躲过了这场灾难,平平安安地回来了。”
赵元任写信给林语堂时,写的是汉字的英文,例如:“狄儿外剃,豪害夫油鬓?”(亲爱的语堂,你近来忙些什么?)林语堂看了非常喜欢。赵元任告诉女儿,自己研究语言学只是因为“好玩儿”。在今人看来,淡淡一句“好玩儿”背后藏着颇多深意。
鲁迅也是一个比较“好玩儿”的人。
教科书中的鲁迅已略见“好玩儿”,谁不记得鲁迅撞墙撞扁的鼻子呢?只看鲁迅的集子名:《而已集》、《三闲集》、《南腔北调集》,诸如此类,便透着好玩劲儿。鲁迅文字的质地风格自然变化万千,但幽默和好玩儿是一以贯之的。纵是匕首投枪般的文字,你读了也会忍俊不禁。有了这样的态度,文字便站得高,看得远。鲁迅写作时,虽囿于内容,但绝不缺少游戏态度的神采之笔。1925年7月19日这一天,鲁迅写了《论“他妈的”》等四篇文章,他显然半夜里写得兴起,实在得意,烟抽得一塌糊涂,索性再写一篇、又写一篇。
国学大师梁启超也是一位“好玩儿”的主儿,有“狗屁分三级”的著名论断。某年,某学政主持某地学子的考试,结果成绩普遍很差。学政大人勉强选拔出前三名后,批曰:第一名是“放狗屁”;第二名是“狗放屁”;第三名是“放屁狗”。梁启超解释说,“放狗屁”表明放屁者仍是人,“不过偶放一狗屁耳”;“狗放屁”表明放屁者乃狗也,虽然是狗,“不过偶放一屁耳”;“放屁狗”则不但是狗,而且这狗“舍放屁外,无他长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