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找个不太忙的假日,回老家看看你的老奶奶、太姥姥,或任何一位比我们活得更长、更久的长者。你问问她,更年期的时候有过哪些症状;问问她,丈夫面临中年危机的时候,她的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问问她,发现乳房下垂的时候,她的心情怎么样;问问她,孩子在青春叛逆期时,她是怎么处理亲子关系的。
我保证,你的老奶奶或太姥姥的回答,会是:“啊?我不知道呀!我没注意!”而且,我保证,她老人家的无法回答,并不是因为她年纪大了而完全忘记了,而是因为她当年真的是完全没留意这些事儿!
我知道,我当然知道,你现在一定正翻着白眼驳斥我说:哎呀!你怎么能拿现在和当年比呀!那个年代的女人又不需要外出工作,社会的竞争压力也没有现在这么激烈,再说,除了没有空气污染和食品安全的问题需要担心之外,社会风气也比现在要淳朴得多,哪有这些二奶、小三在一旁虎视眈眈、横行霸道的问题呀!
是的,我知道这些变化都是事实,也是现代女人不得不面对的挑战。但我想说的重点是,在这些已然发生的变化里,其中有没有被我们“夸大”或“渲染”的成分?有没有我们“听说”但并不是亲身感受的情绪?有没有因为自己的焦虑,而强行“对号入座”的事实?
二
年前,我和先生一起去了趟藏区旅行。出发前,有位刚从藏区回来的朋友,好心地“警告”我们要当心高原反应,还巨细靡遗地描绘了他经历的种种高原反应症状。
我们的飞机刚抵达机场,来接我们的友人就又出于关心和好意不断地提醒我们:这里是高原,一定要注意保暖,千万不能感冒;第一天晚上会有高原反应,要留意,不要做太多的运动;如果头痛和睡不好觉是正常的,那是因为缺氧……
结果,我们在民族情调浓郁的藏式牧舍居住的第一个晚上,完全没有走到门外阳台,坐在舒适的摇椅上,在干净清新的空气中仰望星空,欣赏高原仿若伸手可及、晶莹闪烁的满天繁星的心思。
我们只是安静地在屋里游移,小心翼翼地感受着自己身体的变化,只要稍微察觉有些异样,我们就彼此提醒说:嗯,这是高原反应;或时刻留意对方的脸部表情,关心地探问,你有高原反应吗?
事后我仔细地问过自己,我们曾经有过高原反应的不适吗?其实我并不确切地知道。我只知道,我们貌似有过一些些的头疼,好像有点睡不安枕,爬山时好像有点上气不接下气,但真的有高原反应吗?我不知道!
我转头问先生,这些“高原反应症状”会不会是我们自己想象出来的?先生说:“我也不知道!”
高原反应绝对确有其事,氧气稀薄也确实会给某些人造成身体的不适。但,关键的问题是,每个人因体质的不同,故而对高原的特殊气候也会有不同程度的生理反应,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对高原的稀薄空气晕厥、呕吐,徒叹奈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