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一个18岁的人
我离开欧洲的时候,安德烈14岁。当我结束台北市政府的工作,重新有时间过日子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18岁的青年,184厘米高,有了驾照,可以进出酒吧,是高校学生了。脸上早没有了可爱的“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透着一种独立的距离,手里拿着红酒杯,坐在桌子的那一端,有一点“冷”地看着你。
我极不适应——我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哪里去了?
我走近他,他退后;我要跟他谈天,他说,谈什么?我企求般地追问,他说,我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我是我。
我想和他说话,但是一开口,却发现,即使他愿意,我也不知说什么好,因为,18岁的儿子,已经是一个我不认识的人。他在想什么?他怎么看事情?他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他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那样做?什么使他尴尬什么使他狂热?我的价值观和他的价值观距离有多远?……我一无所知。
他在德国,我在香港。电话上的对话,只能这样:
“你好吗?”
“好啊。”
“学校如何?”
“没问题。”
假期中会面时,他愿意将所有的时间都给他的朋友,和我对坐于晚餐桌时,却默默无语,眼睛,盯着手机,手指,忙着发信息。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
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
我要认识这个18岁的人。
于是我问他,愿不愿意和我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写一个专栏。条件是,一旦答应,就绝不能半途而废。
他答应了。我还不敢相信,多次追问:“真的吗?你知道这不是闹着玩的,截稿期到了,天打雷劈都得写的。”
我没想到出书,也没想到有没有读者,我只有一个念头:通过这个方式,我或许可以进入一个18岁的人的世界。
联结的“份”
亲爱的MM:
我们的书要出版了——不可思议吧?那个老是往你床上爬的小孩,爱听鬼故事又怕鬼、怕闪电又不肯睡觉的小孩,一转眼变成一个可以理性思考、可以和你沟通对话的成人,尽管我们写的东西也许有意思,也许没有意思。
你记得是怎么开始的吗?
3年前,我是那个自我感觉特别好的18岁青年,自以为很有见解,自以为这个世界可以被我的见解改变。3年前,你是那个跟孩子分开了几年而愈来愈焦虑的母亲。孩子一直在长大,年龄、文化和两地分隔的距离,使你强烈地感觉到“不认识”自己已经进入成年的儿子。我们共同找出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写信,而这些信,虽说是为了要处理你的焦虑的,一旦开始,也就好像“猛兽出闸”,我们之间的异议和情绪,也都被释放了出来,浮上了表面。
这3年对话,过程真的好辛苦:一次又一次的越洋电话、一封又一封的电子邮件、很多个深夜凌晨的线上对谈、无数次的讨论和争辩——这些之后的整个结果,现在都呈现在读者眼前。你老是啰唆我的文字风格不够讲究,老是念叨“截稿期到了”,老是一次又一次地要求我“能不能再补充一点细节”。其实,有时候我觉得我写得比你好!
现在回头看,我有一个发现。
写了3年以后,你的目的还是和开始时完全一样——为了了解你的成人儿子,但是我,随着时间,却变了。我是逐渐、逐渐才明白,你为什么要和我写这些信的,而且,写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自己其实还蛮乐在其中的,虽然我绝对不动声色。
开始的时候,只是觉得自己有很多想法,既然你给我一个“麦克风”,我就把想法大声说出来罢了。到后期,我才忽然察觉到,这件事有一个更重大的意义:我跟我的母亲,有了联结,而我同时意识到,这是大部分人一生都不会得到的“份”,我却有了。我在想:假使我们3年前没开始做这件事,我们大概就会和绝大多数人一样只是继续过日子,继续重复那每天不痛不痒的问候:吃了吗?嗯;功课做了吗?嗯;没和弟弟吵架吧?没;不缺钱用吧?嗯……
3年,真的不短。回头看,我还真的同意你说的,这些通信,虽然是给读者的,但它其实是我们最私己、最亲密、最真实的手印,记下了、刻下了我们3年的生活岁月——我们此生永远不会忘记的生活岁月。
因此,我最想说的是,谢谢你,谢谢你给了我这个“份”——不是出书,而是,和你有了联结的“份”。
爱你的Andi
2007.9.26
年轻却不轻狂
MM:
信迟了,因为我和朋友们去旅行了3个礼拜。不要抱怨啦,儿子18岁了还愿意跟你写信,你也应该够满足的了,尤其你知道我从小就懒。好,跟你报告一下我的生活内容吧,也免得你老啰唆说我们愈来愈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