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这两个概念,也是我几十年来常常想到的问题。雅俗是文化的两种境界,没有高低之分。
我今年九十岁了。家父家母当年都是时新知识分子,我却是从小在俗文化——木板年画,佛、道雕塑艺术,地方戏,渔鼓,春倌调,傩祭诸般文化的影响中长大的。
因为时代、家庭和个人际遇的复杂原因,我没能受到正常的高等教育,长大之后漫长时间里用以谋生的美术手段都是得自儿时俗文化的熏陶。掌握的另一些现代艺术观点和感觉,都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不是根本。
讲到俗文化,不免就想到俗文化哺育下那几千年,老祖宗得以快乐、得以存活的千万条道理。
“万物生长靠太阳”,其实也靠沃土。俗文化是贴着土地生长的。
周敦颐先生是个趣人,写了一篇《爱莲说》,称赞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他老人家光顾着说荷花好,却忘记“淤泥”与荷花的关系。
淤泥者,泡水之沃土是也。无淤泥焉有荷花?
雅俗是不论高低上下的,都要看从事这番行当的个别人士的修炼功力如何。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侯宝林老兄在世的某一天,我和他参加完什么会从人民大会堂出来。我们都被分配在丰台一家招待所居住,他搭我的车一起回那个招待所,就我们两个人。半路上他问我:“你还教不教课?”
我说:“奶大了孩子把我的奶头都咬掉了!”
停了几秒钟,他说:“怪不得现在都改用奶瓶……”
俗文化的功力,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球王贝利,人们庆祝他进球一千个的会上,他说:“一个进球刹那的偶然,是十万个勤学苦练的必然堆起来的。”
春节期间,朋友不断,一个朋友半夜十二点还不走,死盯着我的电视看节目。
“你家里没有电视机吗?干吗不回家看?”
“我家的那台电视机旧,晚会节目都是上个世纪末的!”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