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被小区居民怀疑要做“临终关怀”,万福年华社区养老院的负责人李梅已经当了几个月的“人民公敌”。
他们的展架被踩碎、宣传资料被撕毁,只要她和同事一踏入小区,就会遭遇放哨者的敲锣示警,以及几十个居民组织有序的合围,叫骂声曾将他们一步步逼回车里。
“他们认准了我们这里会死人,他们不希望看见救护车。”李梅无奈地说,“其实我们早就评估过风险,根本就不会做临终关怀的服务,没想到即使这样还是遭遇了这么大的误解。”
李梅的遭遇总会让北京松堂医院的副院长朱伟想起一段22年前的往事:作为国内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当松堂医院第一次尝试搬到社区里时,曾遭到上百个居民的围堵。医院里的老人们无处可去,一度在马路边上坐了4个多小时。
近日,一连串相似的事件又密集地进入公众视野:2014年2月,在上海的杨浦区和浦东新区,得知小区里要建具有临终关怀性质的机构,居民拉起“反对在小区里设太平间”的横幅;4月,在浙江杭州,200多个居民签署“抗议书”,反对在小区里建具有临终关怀功能的护理院。
“这么多年过去了,”朱伟忍不住感慨,“我们不断强调优生,却不谈优死,始终避讳死亡,这是多么无奈的一件事!”
健康者的责任
事实上,中国临终关怀事业的起步并不算晚。早在1988年,天津医学院就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并随即筹建了第一个临终关怀病房。然而,20多年过去了,临终关怀事业在中国的境遇却仍然十分坎坷。
“中国人对死亡是特别恐惧和忌讳,不愿意谈这个死字。”张雪梅是一家推广日式养老服务的机构的负责人,她清楚地记得,曾经有一位老人在自己开办的社区养老机构里去世,结果两个年轻护士吓得几夜没敢回宿舍睡觉,而张雪梅则决定,“必须向邻居们隐瞒这件事情”。
这与她在日本的感受完全不同。这个曾经在日本生活过20多年的中国人记得,在日本,一些养老机构会设有少量的临终关怀床位,而这些机构大多建在住宅区附近,“这样更能方便家人探望”,有些日托所性质的养老机构更是直接建在居民楼里面。
在张雪梅的印象里,在日本的养老或临终关怀机构中,一位老人去世了,其他老人会一起为逝者举行送别仪式,每个老人都手拿一枝鲜花,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轻轻献给离世的老人。
“当然,送走老人的遗体时,我们会走特别通道,尽量避开他人,但这主要是为了不打扰别人。”张雪梅说。
相似的情况还出现在英国。上海新华医院肿瘤科副主任沈伟在英国考察时发现,专业的临终关怀机构一般会建在离社区10分钟左右车程的地方。沈伟说,英国人对死亡的态度用一个细节就能表现,在小镇上,公墓往往会占据社区里最好的位置。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呼吸治疗科主任成文武被称为“上海送走病人最多的医生”。在他看来,有临终关怀服务的机构在各地遭遇观念上的阻力,本质上的原因在于缺乏对死亡的尊重。
“人家都是从童年时期就开始接受系统性的死亡教育。”成文武曾看过一本外国童书,叫作《当爷爷变成了幽灵》,讲的正是大人如何教小孩子正确面对老人的去世。
资料显示,在美国、英国等国家,死亡教育课程从20世纪70年代就已进入中小学。即便在同样忌讳谈论死亡的香港,有关死亡的选修课也已进入高等院校。一位长期服务于养老机构的香港社工记得,2006年左右,几家香港非政府组织同时发布了关于善终服务的报告,其中一个发布会更是直接在殡仪馆举办,“感觉那是一个转折点,后来相关的服务和讨论都开始慢慢增多,整个社会像是打破了一个禁忌,死亡也不是不能谈的了”。
而在国内,类似的课程还停留在医学院的选修课中。在北大医学部教授王一方看来,正是因为缺乏这种教育,死亡才无法“脱敏”,“我们对那些临终者浑浊的眼神过分地消极,这其实是对死亡的特别的歧视”。
“每一个人都会面临生老病死,这是生命的必然过程,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这样的情况,而谁都不想被遗弃。”在这个经常在课堂上谈论“死亡”的教授看来,“让每一个将死的人获得善终,这其实应该是整个社会要做出的承诺,也是那些健康者对同伴的一种责任”。
文明的标志
像一枚翻转的硬币,临终关怀在国内面临的困境还有另一面。
2010年的南京,一名网友发帖寻找临终关怀医院。原因是家里老人患有癌症,在没有后续治疗手段的情况下,各个医院均不肯收治。
“少有医生愿意做这件事。”成文武坦言,临终关怀的基础是关注生命的宽度而非长度,让患者有尊严地活着,安详地离去。因此在以药养医的医疗体系下,临终关怀一不开刀,二不使用昂贵药物,三要占用床位和医疗资源,其所能够创造的经济效益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