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怀念
人一生中值得怀念的人和事可能很多,但在我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除了我的祖母和父母外还有三个人,他们在我人生打基础的过程中,曾经给了我很多的教育和帮助,使我终生难忘。他就是李凯国、刘桐轩、路守才三位老领导。是我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在工作中才认识的。
李凯国同志参加过举世闻明的长征,是一位南北征战,身上多处留着敌人枪弹痕迹,是一位资历很深的老红军战士。他的夫人赖清林同志,也是一名老红军战士,同他一起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我在学校读高中时,她来学校给我们作过报告,那时我就认识了这位不凡的老红军战士。后来,在我任县团委书记期间,我还请她给团员青年作过革命传统教育报告。这样我熟悉了赖清林同志。李凯国同志当时是固原军分区司令员,固原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时,自治区批准李凯国同志担任了革委会主任,整党开始后,他又担任了地区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后又担任固原地区党委第一书记。在那个社会动乱的年代里,他力挽狂澜,平息杨河叛乱,加强回汉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建立基层政权和各项规章制度等诸多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是一位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老领导、老前辈。1988年授于他‘国家二级红星功勋荣誉奖章,’他和夫人赖清林同时荣获国家颁发的‘金婚佳侣荣誉奖’。
记得我一九六九年五月入党时,他作为上级党组织的负责人,还找我谈过话。在我的入党志愿书中,上级党组织负责人谈话和批准栏内,都是由他签名盖章的。我在县上工作时,他经常来县上参加一些重要会议,检查指导工作。他工作深入,作风民主,说话和气,有时还大家开上几句玩笑,是一位非常受人敬重的老前辈。
记得我在三营区委任书记的那年初夏,他到三营检查工作时,我正在处理老百姓和军分区农场争水浇地纠纷。群众与分区农场职工闹的不可开交,谁也不让谁,老百姓把分区农场职工好几个人都推下了水渠,掉进了水里。把农场的灌溉水渠闸死,不让灌地。司令员来后首先下令分区农场不许与老百姓抢水,暂停了农场的灌溉,然后给我们确定了“先下游,再中游,后上游”的灌溉顺序,顺利地解决了多年抢水灌溉的难题。
“四人帮”打倒之后,在我受到冲击时,我一时想不通,到军分区去找他,他对我耐心的开导,要我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群众。他说,你一个青年娃娃有多大的问题,又不是“四人帮”的死党,你怕什么?只要把群众提的问题讲清楚了,群众和组织是会谅解你的。我听了他老的话,此后认真的反思自己,积级配合组织查清问题,最后我没走向人民群众的对立面,取得了广大群众的谅解。
后来,李凯国同志调离了固原,到宁夏军区任副司令员,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以后,我从电视,报刊上看到他的消息,但再也没有见到过他本人。十几年后的一天中午,我突然从报纸上看到他逝世的消息,使我十分悲痛。我默默祈祷这位革命老人一路走好,愿他在天之灵扔然关注着西海固大地。
对于这位身经百战,批准我入党,指导过我工作,为我指点迷津的老将军,老领导,老前辈,我永远是不会忘记的。
在我人生的道路上,还有一位使我永远难忘的老领导,他就是原固原县委副书记刘桐轩同志。他是一九四零年参加革命工作的一位老同志,他的父亲刘震寰是一名具有传奇色彩的回族领导干部。他193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起先后任冀南抗日第六军分区六大队指导员,沧县六区区长,津南支队六大队队长,冀鲁边区回民抗日救国总会武装部长。1940年与王连芳创建冀鲁边区回民支队(后改为渤海回民支队)任支队长和青城县县长。抗日战争胜利后率渤海回民支队挺进东北,建立东北民主联军回民支队,任支队长兼党委书记。多次与日军作战,叱咤风云,建立赫赫战功。1949年5月,全国解放前夕,他领导的回民支队改编为铁道兵团第二师后,任师长兼衡阳铁路局副局长。他一边与国民党军队作战,一边抢修被敌人破坏了的铁路线,为解放大军歼灭国民党残部提供道路运输保障。朝鲜战争爆发后,他积极响应党中央,毛主席抗美授朝,保家卫国的号召,率二师广大指战员入朝作战,指挥铁二师在朝鲜青川,大同江一带与美军作战两年之久。抗美援朝胜利后,志愿军归国后,他又根据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命令,从铁道兵抽调回族干部,参加地方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先后任甘肃省委统战部副部长,西海固回族自治州成立后,曾任自治州党委副书记、书记等职。为西海固地区的建设和社会稳定,为民族团结事业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他又先后任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工委秘书长,自治区民政厅厅长,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长,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文化大革命以后,他被中央批准进入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担任副主任。1971年12月28日,因病去世,年仅59岁。1970我去北京看病时,还是这位老领导叫卫生厅给我开的介绍信。他的儿子刘桐轩,1940年8月参加革命,194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在回民支队任宣传员,解放战争时期在渤海二分区回民支队任指导员。曾参加过1942年的反扫荡和1948年的济南战役阻击战。因作战勇敢,曾多次受到上级的嘉奖。全国解放后,1954年调任甘肃省检察院检察员,1955年任临夏市检察院检察长,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调宁夏公安厅侦察科任科长。文革中受冲击,1969年调固原县任中共固原县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在固原工作的11年时间里,他勤政廉洁,一尘不染,两袖清风,亲民爱民,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疾苦当作自己的疾苦,为固原老百姓办了许多实事好事。他常常拖着疲惫的身躯,手拉一根木棍,步行下乡,了解民情,体察民意,解决民难,深受老百姓的爱戴。他走遍了固原县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村村寨寨,那里应该打坝畜水,那里应该修地造田,那里应该急需修路。解决老百姓的饮水难,行路难的问题,他都清清楚楚,时刻记在心中,并不断提出解决方案组织实施。他是一个心中只有人民,没有自己的好书记,他是一名淡薄名利,一心为公的好公朴,他的脚印遍布固原山川,他的身影进过千家万户。用老百姓的话说,“这样的好书记,我们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六七十年代,县上的财政十分困难,每次召集基层干部来县上开会,他都不去招待所吃会议饭,在他的倡议下,以后县上召开乡镇干部会议时,凡家住城里的干部,一律不在招待所吃住。目的是尽力减少县财政的会议支出,把钱用到最需要的解决民生方面去。
刘桐轩同志一家人,只有他和爱人张秀文两个人工作,工资收入并不富裕,但他下乡工作时,每当遇到家庭十分困难的群众时,他都拿出钱来帮助这些群众共度难关。
他勤政廉洁,一尘不染,两袖清风,不贪不占。他的妹妹刘苗苗,弟弟刘桐渤,儿子刘华利、刘华岳,女儿刘玲娜,都曾在固原上过学,待过业。但是他从未为自己的弟妹、儿女安排过工作,谋过私利。他是一个心中只有人民没有个人私利的好书记。他的妹妹刘苗苗曾在固原中学读过高中,后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是一名导演,她对固原这片土地,同样具有深厚的感情,曾在固原亲自导演拍攝过电影《杂嘴子》。听她侄女刘玲娜告诉我,她很怀念固原这片热土和人民,她想着还要回固原走走看看,再在固原拍一部反映固原人民的电影,回报固原。我热切的期望着她的这一愿望的实现。
刘桐轩书记的爱人张秀文也是一位老同志,1942年参加工作的,曾经在固原县担任过商业局的副局长。弟弟刘桐渤,离开固原后,考入了北京大学,是一位法学硕士,曾在中国外贸部门,加拿大魁北克驻北京代表处从事国际经济、文化项目管理策划工作。2008年8月起,任英国伦敦发展署伦敦市长办公室驻北京首席代表。他们这些从固原走出去的人,都已成长为对国家有用之才,这是固原的光荣,是对他父亲刘震寰和哥哥刘桐轩的安慰。
刘桐轩书记,他还是一位对同志十分关爱的人。记得1969年冬天,我有一次下乡工作期间,晚上住在黑城公社,煤烟中毒,生命垂危,那时交通非常不便,公社把电话打到了县上,就是这位老领导半夜叫醒了司机师傅,派车将我接回了县城,送进地区医院抢救了过来。后来,我又患了腰疼病,到处求医,检查不出病因。一次,他要到自治区去开会,又将我送到了银川,在区附属医院找到范楠医生,后经范楠医生介绍给了天津下放医生陈世俊检查确诊后,由天津下放医生郑立高大夫给我做了手术,才得以治愈。文革后期,他调到了银川市工商局担任副局长。离休后,他患了重病,在他患病期间,我曾两次到银川去看望过他,2004年他因病去世。哪是他离开人世前我与他的最后一次见面。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七年了,回想起他那对人和蔼可亲,说话总是面带笑容的表情,时常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对于这位对我有过救命之恩的老领导,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路守才,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人,1923年生,1938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解放海南岛和黑山阻击战中,身体多处受伤,身上至今还多处留有敌人枪弹的伤痕。多次立功受奖。文革前他在国防部二院工作,1965年他所在部队集体转地方后,他调任吴忠县人民武装部政委。1969年秋从吴忠调到固原县人民武装部任政委、县委副书记。是一位“三八”式的老革命。在县委工作期间,他作风民主,关心群众饥苦,经常深入农村,调查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在全县农田水利建设大会战中,他不顾自己身上多处战争留下的伤病,身体力行的参加生产劳动。他勤政廉洁,不贪不占,不谋私利。他在县委分管组织工作,从未给自己的子女在县上有关部门安排过工作。也未有过因私事占用过公家的车子。1974年春节前夕,二女儿去银川途中出了车祸,夺走了她年轻的生命。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失去自己最爱的亲人。一个父亲失去了自己的亲生骨肉,这对他是多么巨大的打击,可是他把痛苦和悲伤深藏于心中,强忍自己的悲痛,继续坚持工作,没有因此而停止工作一天。但是,他对别人家中的一事一难记在心中,尽力给予帮助解决。一九七四年九月二十九日,我的妻子到了临产期了,因我当时正在乡下忙于工作,妻子到县委找路书记告我的“状”,说我一个多月时间都未回家了,她快要临产了,身边无人照顾。路书记听后,耐心的安慰了我的妻子,并在当天晚上给我打来了电话,要我放下手头的工作,第二天立即返回家中。当我九月三十日下午回到家中时,妻子已经肚子痛了三天了,一个人在家中,已经有三天时间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睡过一夜觉,无奈她去找了路书记。三十日半夜,肚子又痛的难忍,我急忙用自行车推着她来到了县妇幼保健站,经过一番痛苦的折腾,终于在午夜生下了我的女儿。因为是九月三十午夜出生的,恰逢天明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之际,所以我给女儿取名为“丽华”。假若要不是路书记打电话摧我回来,妻子怎么一个人孤苦零丁的度过那个危险的分娩之夜?如今三十年已经过去了,我和家人常常感谢他。1984年路书记从固原县人武部离休后,兰州军区将他安排到了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兰州军区干休所,在那里安度晚年。固原许多到烟台出差的人,都曾去看望过这位曾在固原忘我工作过的老领导。他对看望他的人说,固原是他的第二故乡,他常常梦里仍在那里工作。可见他对固原人民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1995年4月5日因病在烟台逝世,走完了他长达72年的革命生涯。2011年4月15日在路书记逝世16年祭日之际,我给他的爱人王绪梅打去了长途电话,对她表示慰问,对这位曾在工作,生活等诸方面关心和帮助过我的老领导表示永远的怀念。
如今三位老领导工作过的地方,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他们都已离开了人世,但是,他们曾对我的关怀,如那蜜果一般,渗透我的心田,只要奔腾不息的黄河水不干,我对他们的思念也永远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