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车曾经是中国铁路客运的象征,在那个没有空调车的时代,拥挤而闷热的绿皮车见证了几代中国人的旅途奔波,也让很多人留下了难以忘记的记忆。对于火车迷来说,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绿皮车,别有魅力。
8点45分到达北京北站地面候车厅的时候,迎面能看到两拨正在候车的乘客,左边是北京北到延庆的S207,9点02分发车,右边是北京北到承德的4471,9点12分发车,只相差10分钟,两边情形完全不同:S207票上没有座位号,乘客排着长队,开始检票之后,人群组成的长龙像是马拉松比赛开跑一样,狂奔向不远处的白色动车;4471的乘客坐得稀稀拉拉,差不多一个车厢就能塞满所有人,开始检票,大家不紧不慢,出了玻璃门,能看到绿皮火车安静地等着,像是一个沉默的老年人。
绿皮车爱好者东方世平
约好一起去坐火车的北交大男生东方世平终于在检票之后的五分钟出现了,穿着一身蓝色迷彩服,别着一个腰包,鼓鼓囊囊地装了不少东西,相机、电台、两部手机、GPS模块、一罐“红牛”,拉上拉链还能看到露在外面的两根天线。
“这是轮缘润滑装置!”东方两眼放光,盯着最后一节车厢后方放着的黑色机器,下面有轮子,隔着三排栏杆,延伸出两个黑色的粗管,向车厢下面的车轮伸去。“那次上车复习考试,在燕落换乘时才第一次看见!”因为4471跑山区线路,坡多弯多,车轮很容易相对于钢轨横向移动,导致轮缘擦碰钢轨,东方向我解释轮缘润滑装置的作用,表情像是在说一个浪漫的故事。
上了车,车厢里人不多,透过窗户,能看到对面停着的红皮车。
扑面而来的是一股老火车的气味,那是一种直排式洗手间、碗装泡面和人的汗味、烟味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并不是很重,但是给人感觉很顽固,好像味道是嵌在车里每一个缝隙里的,永远清除不掉。不过这气味和车里的陈旧很匹配,墙面被烟熏得有一层不太均匀的黑渍,车厢号的标示歪歪扭扭地贴在高处,灰色的人造革座椅很陈旧,边角处几乎都是起了皮的伤口。我开始好奇,这趟绿皮火车之旅能有什么惊喜。
东方是个狂热的火车迷,火车开动了,东方把电台打开,传来司机的声音:“客车4471三道出站信号好,司机明白!”车速开始加快,朝着下一站清华园行进,窗外的风吹进来,能感觉到一丝凉爽。我们已经满头大汗,车顶上的绿色电扇还没有转起来,窗外这一点风让人兴奋。东方联系了车友陈凌羿同行,此时他刚刚上公交车,准备从清河站上车和我们汇合。
7分钟之后,火车到达4公里之外的清华园站,东方在车窗前努力的盯着看,他看的不是来者的车次和型号,他想知道来者是谁:“编号是什么,这辆车以前见过吗?最近有什么新的变化?”
“火车的运行那么有条不紊,一列车的发车过程、接车过程,待避、越行、会让,本身就是一场大戏。”东方向我解释他为什么钟爱火车,“不论整个行车组织上,还是每列车、每个部件的运行和工作上,铁路总是有那么多可看的东西,引人入胜,这一辈子也不敢说你见过全部的车。”
10分钟之后,火车到达清河,东方在微信上给同行的陈凌羿发了一段语音:“清河站出发的客车4471次附挂机车HXD10086(陈凌羿的网名),清河1道调车信号开放好,1道挂车,抓紧。”语气和车站的调度员一模一样,老北京味儿,又很利落,十足的铁路范儿。
这一趟火车之旅的重头戏是听昌平到昌平北之间的一段有缝轨的声音。火车从昌平站启动,东方把手机放在车厢之间风挡处的一块铁皮翘起来的角落,算是车厢里离铁轨最近、阻隔最小的“宝地”,他要把那一段火车经过有缝轨的声音录下来。他提醒我,火车马上要上有缝轨了,几秒钟之后,车轮接触铁轨的声音果然有节奏起来,声音只持续了20秒钟,他收起手机,意犹未尽。
“绿皮火车的声音是特别好听的,车轮撞击铁轨,你能听到力量和节奏,有缝轨的声音尤其销魂,到了道岔处,声音会变得凌乱起来,这种感觉就像是交响乐到了一个小高潮。”东方向我感慨,这是可以开着窗户的绿皮车上才能享受的乐趣。
陈凌羿一直在用一台单反相机拍照,等车的时候也很专注地在听电台里声音。离开之前,他和我说,这些老火车的故事和细节是迷人的,坐在里面,你能听到火车自己的呼吸声,窗外的风,电台里的故事,它为什么停下,为什么高速前进,你都了如指掌。“高铁只适合到达目的地,对于火车迷来说有点单调,密闭性太好了,感觉像是飞机,你听不到火车的声音,也拍不到什么东西。”
两代人的“绿皮”印象
按照东方和陈凌羿的说法,迷恋火车是个比较小众的爱好,两人的父母都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打压过他们对火车的热情,后来在海子铁路网、北京铁路车迷网上才找到组织。周海翔在车迷眼中是个例外,作为一个父亲,他在想方设法支持孩子的过程中自己也被火车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