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里,他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也是一个充满爱心和正能量的人。他时常会发一些心灵鸡汤式的文字,几乎对每个人发的文字点过赞。他还把自己烹饪的菜肴以及家人的照片发在朋友圈里,并且配上了那一刻的心情,他的文字里全是阳光的味道。
在这些行为之后,大家一致地认为,他真的是一位几乎透明、让人信赖、具有教养的人。这大致是朋友圈里每位“朋友”的素描。有时看完朋友圈里的信息,就会畅想:如果能生活在朋友圈一样的社会中,该有多好!有人会为了我烹饪了一盘青菜来点赞,有人会为了我发了一张儿子的照片说他爆帅,每个人都那么儒雅,充满了人文主义的感性。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个“圈”。
但后来事情发生了变化。
有一天,我第一次搭他的车。车子在拥堵的马路上,有辆车在前面变道,他突然大骂起来,嘴里迸出“缺德、垃圾”等字眼,这些字眼加上他声色俱厉的神态,根本不是我想象当中的他,那个大家公认的有儒雅标签的他。此时的他判若两人。我尽量保持我内心的平静,委婉地说这样在马路上变道的车子非常普遍,他说:“是的。”过了一条马路,有辆电瓶车突然横穿马路,他又脱口而出:“真是农民,找死啊。”
这下我震惊了。
于是,我一路上保持沉默,并且努力把朋友圈里的他与车里的他拼接起来,但怎么也拼接不好。这导致我下车与他告别时,脸上全是尴尬。他却跟没事人似的。
这是不是一种“路怒症”?美国有位心理学家说,“路怒症”不是一种社会疾病,而是一种偏向于道德的个人精神疾病。这位心理学家认为,“路怒症”其实是操守和道德的短时失范,诱发原因是“患者”进入了相对封闭的空间,与社会短时切断了联系,他不再受到来自外界的压力,他完全释放了自己的真性情。这类似于中国传统道德中的“慎独”。“慎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一个人在独处时,能不能秉持自己的操守。打个比方,晚上你走在空无一人的马路上,你遇上红灯,等绿灯亮起再横穿马路。
而在“朋友圈”里不一样,“朋友圈”就是把现实的圈子搬到了网上,而且“朋友圈”还有一种类似于美容相机的功能,它会美化一个人,美化工具就是“点赞”文化,加上网络为每个人提供了“隐藏内心”的空间,导致“朋友圈”里的每个人都是一幅“高大上”的形象。
而事实上,“朋友圈”里有俗人,有好人,也有坏人。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了“朋友圈”,难免就有了面具,有了伪装,有了藏在套子里的人,那些有意或无意的隐身背后,藏着皮袍下的小字。“朋友圈”里观人,我总觉得不是一件十分靠谱的事情,古人云,“观人要有七年期”,现实生活中的你言我语,你来我往,经历一件件小事,有过不少的交集,才会真正了解他是怎样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