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上看到一道被称为“变态家庭作业”的数学题,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孩子。
微博是这样的:朋友说,儿子有道题不会,问我:一个四位数ABCD×9=DCBA,ABCD=?这是我第一次遭遇这种传说中的中国式变态家庭作业,但一定不是最后一次!我们的教育到底想要做什么?
这道题其实并不难,即使我这样的文科生,也只需一分钟的演算就可以答出。点进评论,网友们纷纷给出了解题方法和答案。
这道题的“下手点”,是发现“四位数乘以9还是四位数”,只要想通这一点,就豁然开朗了。可能要三年级的小孩做,确实有点困难,但它能让孩子建立对于数字的感知,比如:“四位数乘以9”应该是“什么样子”。
数字感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培养发现线索、建立联系的能力。它让记者在报道的时候理出影响事件的最主要因素,而不是最耸人听闻的言论。即使开一个小卖部,最重要的也是分析顾客组成和偏好,而不是售卖你自己最喜欢的东西。
有人觉得,我们的孩子被逼着学奥数,做艰深的数学“思考”题,从而“失去童年”。的确,从这个层面上说,我们的孩子的确比别国的孩子付出更多。
教育的一面,是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但教育也是一个选拔精英的过程。我们的问题,不是彻底抹去那些难题,而是让它以更合理的方式出现。你可以喊数学滚出高考,因为你做不出微积分,因为你买菜用不到微积分,但高考必须要有数学,要选拔那些做得出微积分的孩子,将来编出更好的程序,研发更好的科技,把人类送上火星。可能你会说,高考灭人性,导致我们出不了乔布斯、扎克伯格,但如果没有那些难题和高考,那我们可能就会失去那些兢兢业业的程序员,失去踏实可靠的工程师,失去支撑我们庞大经济的最普通的中坚力量。
我希望这道题能够更有意思一点,希望它出现在“思考题”或者“开放题”一栏,让喜欢它的孩子们来解答。我依稀记得三年级时父亲捧着我的奥数课本乐此不疲地研究到深夜,我不会忘记初中时几个好哥们儿围在一起解几何题,我最先解出来时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我也记得大学的时候坐在厕所里拿Nokia手机玩数独玩到忘记时间……有时候,我们的教育并不是一味要虐我们,要让我们生不如死夜不能寐,它其实也能提供一些美好的东西。
我是一个并不擅长数学的文科生,但这并不代表我不喜欢数学。即使我解析几何烂到不及格,也还是会愿意读欧几里得将勾股定理娓娓道来的章节。我由衷地希望,在这个充斥着假装高尚的普世价值和无病呻吟的小清新的社会,能够给纯粹的智慧和思维的快乐留有一席之地。
(这道题答案是:ABCD是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