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要去成都出差,前一天在网上与一位很熟悉的朋友(女的)聊天。
她问我:到成都做什么?
我回答:玩。顺便办点事。
她很自然地开玩笑:玩女人?
我也半开玩笑地回答:顺便和女人一起玩,不叫玩女人呀。
晚上睡觉时,我突然想起这个对话,越琢磨越不对。为什么她会自然地把女人定位成“被玩的人”呢?
不少女生常常情不自禁把自己定位成这样的角色,然后心安理得地愤怒、忧伤、愁怨。仿佛生来注定就是要做悲情的角色,垂泪看花落,漫步空城,顾影自伶。这似乎也是东方审美的一种情趣,忧伤的前缀,竟是“美丽”,约定俗成,司空见惯。
仿佛条件反射地一“爱”就“唉”,一声叹息,一生病态。幽怨做“爱人”就做“诗人”,而诗人多是艺术的“怨者”,文字的“怨妇”“怨夫”。所谓“牢骚”宜于散文,而“忧伤宜于诗”,“诗是关于忧伤的奢侈”,都是中国文学传统里一个固定套路,好端端过着闲适日子的人一做诗就情不自禁“伤春”“悲秋”……
在现代社会,这种“牢骚诗”演变成了“苦情歌”。
“太委屈……我对情对爱,全都不曾亏欠你……你却把别人拥在怀里……”
“所以我,求求你,别让我离开你,除了你我不能感到一丝丝情意……”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到底我是做错了什么,我的真情难道说你不懂……”
还有更贱的:“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是我鼻子犯的罪。不该嗅到她的美,擦掉一切陪你睡……”
这些歌词在KTV点唱率很高,很多人都爱唱,觉得心旷神怡、深情无限。
其实,这种歌词深处,表达出来的情绪状态在心理学上称为“受害者思维”。这是一种消极的应对问题方式,本质上是一种逃避心理。人总会本能地唾弃“被挞伐的狠角色”,犹豫地放弃“被尊敬的好角色”,然后顺水推舟扮成“被同情的角色”。
现实实生活中,很多人明明觉得自己为人处世真诚友善,可遇到问题还是常常被人冷淡、误解甚至作为攻击和发泄对象最后,他们陷入埋怨、懊恼的情绪之中,感叹“苍天没眼”。
这个世界的确如此不完美,我们可以见到很多自认为“生活不幸”的人,他们满脑子的“受害者思维”,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悲惨的人。于是,他们必须找人来听自己诉苦,听自己讲“凄惨故事会”。
如果一个人在网上购物被骗了,他会和同学或身边的朋友倾诉,一起讨伐那个无良的商家是多么可恶;如果一个女生失恋了,她的女伴会集体聚集起来,陪她喝酒,说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如果一个人上午被老板骂了一顿,他很快就会和几个同事互相吐槽,成立受害小队,他们在中午聚餐,主要任务是在一起讨论自己的老板有多变态……
刚开始,大家或许都会怀着善良的心听着他们一遍遍讲述着关于这个人的“凄惨故事会”,然而,时间长了或者总是一遍遍地重复,这个人就会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似的一味地怨天尤人,那随之而来的是朋友的远离和亲人的负气,更多的是会影响自己再次选择幸福。
中国真是一个盛产怨妇、怨夫的国度。不论电影里小说里还是现实生活里,总能看到一群群女人淌着眼泪拖着鼻涕说:“你这个没良心的……”两口子吵架了,不论是谁有理谁无理,她寻定是哭到稀里哗啦:“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跟单位同事意见不合,回过头来他一定愁眉不展怨天尤人:“为什么他们全都欺负我?!”一点点小事,他能联想发挥到极限;些许小矛盾,她能夸张到无限大。总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天下人全都负了我!
一旦“受害者思维”弥漫,不仅会使生活变得不晴朗、不快乐,还会使我们习惯性地拒绝反省自身的责任,总觉得自己很无辜,然后理直气壮地要求别人承担责任和义务,甚至内心变得狭隘。本想以退为进,仿佛也省事。却把自己的角色囚禁在一个尴尬的弱者、病者的位置上。唉,还有什么比当一个弱者更悲哀的?不仅悲哀,伤害自己,还绑架他人。
台湾著名作家琼瑶的处女作小说《窗外》发表后,大获好评,并搬上了银幕。父母在电影公映的第三天去看了电影。看完之后,母亲瞪着眼睛看着琼瑶。琼瑶回忆道:世上再没有那样的眼光,冷而锐利,是寒冰,也是利剑。不知瞪了多久,母亲狂叫:“为什么我会有你这样的女儿?你写书骂父母不够,还要拍成电影来骂父母!你这么有本事,为什么不把我杀了?”琼瑶“扑通”跪下了,抓注母亲的旗袍下摆,泪如雨下。母亲啊,为什么要博得你的欢心,是这样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