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哪怕有钱了,心里也永远甩不脱穷的影子。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样的例子。但我们也必须承认有另一种情况的存在:过去是穷光蛋,一路奋斗,终于成功地脱离了穷人阶级。
这一过程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务状况跨越某一个门槛。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对这一过程尤其好奇。它反映出的是一个牢不可破的信念——对负面图式的长期认同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我现在要写的故事的主角就是这样一位完成了双重转型的“逆袭者”。他是第二位与我约谈的网友,男性,35岁,谈话目的是“愿意公开自己的人生经历,让更多人从中汲取正能量”。他同意我将这一段谈话内容发表。文野是他本人要求的化名。
我们在一家咖啡馆见面,谈了一个多小时。其中大部分时间是文先生讲述他不平凡的奋斗经历,老实说,有点沉闷。作为亲历者本身,自然每一处转折都觉得惊心动魄,但网上同类的故事实在已有些泛滥,文先生的经历并没有多少特别之处,听来颇觉审美疲劳。真正让我感兴趣的,是他在2010年发生的那场转变。
他在前一年买了房,花光了他多年来的全部积蓄,背负了少量的公积金贷款。那时他当然已经不是一个穷人。但他打完款,看到自己重返三位数的账面余额时,仍然感到如坠深渊般的眩晕。这种眩晕,我很熟悉,那是深烙在一个穷人心底的恐慌。
“我买第一套房的时候,朋友们都祝贺我,说行啊,这下你不用愁了,房子都买下了。我心想:站着说话不腰疼,看我没钱了,还说风凉话。”
而到2011年,他就辞了职,用房子抵押了一笔钱,投资一百多万跟人合伙创业。
“那时候孩子也就几个月大,老婆有点产后抑郁,心理压力大,不敢跟我说,半夜偷偷抹眼泪。丈母娘劝我,说这样对奶水不好,让我缓两年。我就跟老婆谈了一次,算了一笔账。我说我把现在这份工作辞了,但是年薪三四十万的职位,我随时都能再找。一年旱涝保收,这个数总是没问题的。所以投入这笔钱你怕什么?大不了我回头工作三年补回来就是,这风险我承担得起。千金散尽还复来,我心里不是没数。”
这番话让我极为震惊。我想,这恐怕是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中最不平凡的一段!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一次置业,一次创业,文野在钱上的态度有了天壤之别。我来了兴趣,问他那两年发生了什么。
他说就是老婆怀孕,生孩子。事业方面并没有显著变化,也没有飞来横财。
“但是你好像一下子有信心了很多?”我问。
文野思忖片刻,说:“有吗?可能吧。我就是觉得自己其实挺能挣的。”
我问他“挺能挣”的感觉是怎么得出来的。
“明摆着的事实啊:我那时候一个月的薪水就有两万多,还不算项目提成。在当时就算是很能挣了。这都是我脚踏实地干出来的。”文野显然没理解我的意思。
“问题是,2009年你买房的时候,收入差不多也有那个数量级,对吧?”
文野点头:“大概低个10%的样子,差不多。”
“但那时候你还很心虚,看到存款没了会很焦虑。你没觉得自己能挣。”
文野回忆2009年(包括之前)的心态。没错,那时他还是一个穷人。收入虽然也不低,但是钱都存在银行里,多花掉一点都心疼。只有在看到账面的数字增长时,他才会感到安心。“可能因为那时没买房吧,心里没底。”他说。
但我认为不止如此。就拿买房这事来说,那时有很好的机会,他只要申请多一点的贷款就可以早一年买房,但他没有行动,白白让房价涨了不少(换作现在,他绝不会错过2008年的时机)。嘴上说存钱是为买房——道理上也确实如此——但从行动来看,他已经具有了购房实力,却还是一拖再拖,攒了又攒。我觉得,这就不能说因为没买房而心里没底了,倒是因为心里没底才不敢买房。说到底,还是因为“穷”。
这么说起来,文野也感慨:“还好2009年出手,要是再拖一年,就买不起了。当时就是头脑一热豁出去了,房价开始上涨了,不买不行。这样逼了自己一把。”
他想起来了,刚买房的那一段时间,日子很不好过,每天都在担惊受怕。
怕什么呢?文野笑着摇头说:“都是一些很蠢的想法,没有逻辑。”
但对这些“没有逻辑”的想法,我格外有兴趣。按照认知治疗的理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各种“没有逻辑”的假设和信念中,区别只是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能意识到我们可以不必受其摆布。在我的再三要求下,文先生颇为不好意思地说:
“我那时候觉得,手头要是没有五位数的存款,就会遇到什么危险一样。”
他端起咖啡,自嘲地笑,努力掩饰自己的尴尬。我没有笑。我觉得这个想法一点也不“蠢”:就在几年前,我自己也会这么想!我也是穷人出身。我猜很多穷过的人,都曾经有过类似的心态。仿佛身家性命都系在那个数字上,稍一变化就心惊肉跳。不敢消费,也不敢投资。当然,理智上知道那样不对,但由不得理智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