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从何年何月何日起,我周围的一些朋友,无论是在公开还是私下的场合,无论是年老的还是年少的,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彼此在聚会分别时,或者打电话挂机时,均不再像往常那样微笑地道声再见,而是均以一句柔声的“拜拜”来替而代之。说句心里话,刚开始,听着这一声声“拜拜”,我会“心猿意马”,我会“惊慌失措”。
因此,不管何方朋友怎样声情并茂地与我“拜拜”,我的回应却永远还是那个中国式的词组——再见。我知道,在当时这种中西式组合的语境中,我们彼此的神情肯定是十分尴尬的。但是,不管怎样,我始终抱定这样一个信念:咱中国人说中国话。
可是,没多久,我就突然感到,由于自己的固执,竟然已经和当今的社会时尚格格不入了。
终于有一天,我悄悄地向一个在时尚杂志工作的朋友讨教了“拜拜”之声为何能如此风靡。朋友先是露出一副惊诧的神色,认认真真地打量了我几眼,看着我那一脸的虔诚,感觉不是在故意“逗”他后,这才反问道:“真的不懂啊!你难道没感到人家的‘拜拜’说起来比咱们的‘再见’更朗朗上口吗?你难道没看见无论男女还是老少,当‘拜拜’从他们嘴中脱口而出时,他们的神情中无不蕴含着一丝幸福的暧昧?兄弟,这一切均不是那两个单纯到空白的‘再见’所能替代的啊!”
嘿,你还不要说,经这位朋友一点拨,还真让人在字里行间嗅出点中西方语言的不同味道哩。你看,咱们的那个“再见”是有两个单音节的字组成的词组,人家那个“拜拜”就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象声词。而在“说”的时候,我们基本上是出于一种礼仪上的习惯和惯性,因为在许多的场合中,当你和某人说声“再见”后,也许这辈子你们永远不会有机会再见,甚至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和你说“再见”,也就是意味着欲和你“拗断”、和你绝交时放出的狠话。而聆听“拜拜”两字却更多地会让人的内心滋生几丝小资般的暖意,仿佛一下子活力无穷,青春永驻。
但是,话虽然说得这么动人,可真的要让我这个中年男子在大庭广众之下,镇定自如地张口“拜拜”,闭口“拜拜”,却肯定也是件令自己困顿的事。在本人的潜意识里,“拜拜”两字在咱们这儿也许更适宜从那些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的嘴中“呢喃”而出,当他们在地铁车站、肯德基快餐店等扬起右手,笑眯眯地与同伴或者情侣道声“拜拜”时的情景,确实是我们这座城市里一道怡人的风景线。而我等“上了年纪”的人,还是老老实实、安分守己地和“拜拜”说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