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开学的时候,朋友上高中的孩子,在家长、老师的督促下,做了一份新学期的学习计划。内容从每一科的奋斗目标,到日常需要克服的缺点,诸如不玩手机、少打游戏、不看电视……最后,为了说服自己,还引用了人生警句:在对的时候,做对的事情,以后(玩耍)时间有的是。并用彩笔、惊叹号加重,很有决心书的气势,贴在书桌前,时时警示,日日检讨。
多么熟悉的场景,我们学生时代不也这样。几十年过去了,一切照旧。 我们的教育方式真是根深蒂固。
老实说,这样的决心书,让我漫长的学生时代一直活在忐忑与不安之中。因为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所以总是不能完成这样的圣人计划。这让我对自己很没有信心,进而怀疑自己的意志与品格,不断陷入深深地自责。
这种学生腔的价值观,一直延续到成年,令我至今依然活得不安生。
我们已经习惯了要时时警惕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地生活,反正以后的时间有的是,今天不能虚度光阴。
我曾遇见过一个北漂,已经四十多岁了,在家乡本已算出人头地,事业有成,但还是舍妻弃子毅然来到北京,与年轻人一样打拼。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不这样拼,以后咋办?只能看别人住别墅,周游世界。
看着他佝偻在出租屋里瘦弱疲惫的身影,我不由得悲从中来,真担心他还能不能硬硬朗朗地活到以后。
为什么我们总要牺牲当下去为那个以后?在最想玩的年龄不能玩,在最能吃的年龄舍不得吃,在最需要爱的时候远离亲人……
这个以后是什么时候?它到底是一个多大的坑?需要我们付出多少才能填满?
我们始终在克己,但克己为了什么?其实多数人并不明白,我自己也糊涂了半生。
自由是人的天性,我们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能活得更加自由。但另一方面,我们却总误以为以后的自由大于当下的自由,进而为了所谓的大自由不断地牺牲当下的小自由。
其实,今天已经是昨天的以后,人生最幸福的时候,只在今天,没有大小,更不在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