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是一个出身贫寒的苦孩子,爱好画画,曾考上电影学院美术系,但限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得不放弃。他拼命考上军区文工团,得以继续画画。离开文工团后,经过一番周折,他进了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做美工。工作之余,他老爱追着编剧问怎么创作剧本,怎么塑造人物。后来,冯小刚认识了王朔,终于有机会做编剧。他和王朔合写了《编辑部的故事》。写这部剧本时,他找最便宜的宾馆,每天冥思苦想,曾经一个月没有下楼,就吃挂面拌酱油。
后来。冯小刚联合王朔开了家“好梦公司”,但创业并无好梦。20世纪90年代中期,冯小刚接连遭遇挫折,投资打了水漂。讲起当年的经历,他不无感慨地说:“投资人都躲得远远的,于是我待业了。”他知道,那种既伤害投资人,又无法让自己的艺术才华展现给观众的傻事,再也不能干了。冯小刚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觉得民意是唯一能让自己继续当导演的因素,而其显示屏就是票房。时代的焰火与灰烬一并散去,逐年递增的票房,成了冯小刚导演生涯的真正刻度。
多维解读重视积累。铸就冯小刚电影口碑的不仅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几部作品,其实更离不开他的求索与积累,而这些往往容易被人忽视。
挫折是人生道路上必经之路,我们只有在挫折过后,不停反思自己的缺陷与不足,并加以更正,才会发现成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