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名乒乓球运动员来说,个子矮了一些就是“畸形”了。可不,1983年初在省队挑选队员时她被视为了“畸形”,也就被拒之于门外。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在她父亲邓大松另类的爱下,她的心灵与球技并非畸形。
一直以来,她比同龄的孩子要矮。可父亲有父亲的办法,因为他熟知有关乒乓球的“行规”,那就是国家队在选拔队员时要求:特点突出,技术全面,没有明显漏洞。父亲从自己几十年乒乓球运动员生涯中,对这规定有着独特的理解:“俗话说,不怕你有千招,就怕你有绝招。”
而且女儿特别喜欢乒乓球,据说,在她刚刚会爬的时候,一次,父母放了糖果、饼干、乒乓球之类在她面前,可她对什么也不感兴趣,就用那胖乎乎的小手追逐着乒乓球,一旦抓住那圆圆的小球时就会“咯咯”地笑。
当时由河南省队主力队员退役后为河南省男队教练的父亲在女儿身上看到希望,他要将女儿培养成世界冠军,让自己因10年动乱破灭了的梦由女儿来圆上。
兴趣是成功的基石,在女儿2岁多时,父亲常常骑着自行车带她去俱乐部看打球。5岁时,父亲就带着她去郑州西郊的文化宫练球了。初练球时,她站在球台前,就只能露出一个小脑袋,父亲找来木板垫在女儿脚下。
一开始,她拿的是直拍。到了第二年,她的个子依然长得慢,直拍击球范围小,父亲教她改用横拍。而且在内容上就练两项:“女攻父推”或者“父女对攻”。也就是说,只练进攻并不练防守。更为奇绝的是,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内,父亲只准女儿正攻球,一次也不准用反手。
这种“畸形”的打法让女儿别无选择,只能是拼命地侧身正手攻球:长球攻,短球攻;高球攻,低球攻;右方攻,侧身攻;能攻的攻,不能攻的也要攻。
两年后,父亲才开始补练反手及其他战术。由于一开始打惯了进攻球,因而在每次比赛中,她总是攻字当头,一攻到底。这样,父亲的想法被初步验证了,那就是:特点突出是首要的,其他都是次要的。如果从小特长就非常突出,以后弥补漏洞,争取技术全面,就相对容易了。反之,一开始就样样会,样样却都不精,往后再想有突出的特长,将很困难了。
父亲的这种“畸形”练球法,培养出了女儿特别能吃苦的精神,还是在她七八岁时,为了使得自己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扎实,进步更快,她便在自己腿上绑上沙袋,而且将木制球拍换成铁制球拍。每天挥拍几千次,胳膊常常火辣辣地疼,可她从来不打退堂鼓,也不吭声。
一天,她练球回到家,妈妈递给她一碗绿豆稀饭,她伸手去接,不料胳膊疼得抬不起来,一失手碗掉在了地上。第二天,老天爷似乎怜惜她,要让她休息一会儿。因为那天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这时,妈妈看着爸爸,爸爸看着女儿,小心地试探着说:“天气不好,可不可以暂不去练球?”女儿使劲地摇着头,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说:“不去可不行,因为今天该练反手攻球了。”父母尽管十分心疼女儿,可不得不骑了自行车载了女儿,前进在茫茫雨雾中。
是的,她就是邓亚萍。
正如邓大松与女儿这次在雨雾中前行一样,在1983年初省队挑选队员时对着省队有关领导“个子太矮,没有发展前途”的冷冰冰的话语,可他们父女俩的心是热的,父亲深信女儿就是一块打球的料。在父亲的努力下,是郑州市乒乓球队教练李凤朝慧眼识人,将邓亚萍破格吸收到了郑州队。
给了她这样一个平台,她就要成为乒坛巨人了。在进入郑州队的当年,她就以自己的“快、转、怪”变幻莫测的球技,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一举夺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此时,再没有人小觑她了。随后,河南省队主动将她调了进去。不久,她再次夺得全国冠军。时年,她10岁。
父亲的这种“畸形”练球法究竟有多厉害?1986年,《体育报》在全国锦标赛的报道中,曾披露过湖北队主将乔红的坦言:“神了,她抽球就像没网子,板板有!不是我们轻敌,不是我们紧张打不出来,而是她的速度太快,太怪,打得我们没有一点脾气!”
2010年9月,邓亚萍由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调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人民搜索网络股份公司总经理。这可是退役运动员中少有的事。
父亲的这种“畸形”练球法就是一种特殊的爱,而父爱是没有畸形的,正如邓亚萍当年所言:“现在很多人羡慕我正手攻球厉害,得分率高。我感谢父亲当初用了那样一种不同常规的训练方法,那其实是父亲给予我的一种另类的爱。”
正是这种特殊的另类的爱,健全了她的心灵与人格,让她成了国家一个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