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教程

我的父亲母亲

3/26/2019 10:20:25 PM 人评论 次浏览

父亲原本有一个哥哥和姐姐。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当地凡一个姓氏的,都共住一个祠堂,相隔不远,于是,我爷爷对我的另一个爷爷说:“你有两儿一女,我只有一女,你送个儿给我吧,这样大家都有一儿一女。”就这样,我父亲被我爷爷送给了我的另一个爷爷。

那年,父亲7岁。

爷爷是地主,父亲便“顺理成章”成了“地主崽子”。挨游行批斗是常事,父亲挨游行批斗,就被关进牛棚。没吃的,奶奶就将喂猪的粗糠磨成粉煎成饼,送进牛棚,给父亲吃。我也吃,挺香!在我不到1岁时,父亲与母亲离了婚,他后来一直未娶。

父亲在那样的环境中,依然乐观、开朗,连续好几年担任生产队的会计和出纳。那时,即使穷,也是一个队百来号人的管家。同时,还任队里的“都官”,“都官”其实不是官,取其谐音——“都管”的意思,即:队里哪家有了红白喜事需要操办,管总账的称之为“都管”。我现在想来,这也许就是平反昭雪吧!“大家都信任你,才让你管这个‘家’,才让你当这个‘官’。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所以,要大公无私,光明磊落,要把錢花在刀刃上,账目要清楚,做人要干净!”父亲常对我说。我走亲访友,尤其是参加生产队里人家的红白喜事宴席时,八人一桌,两人一方,父亲要求我两腿并拢,不能分开,以免占据同座的地方,两脚要收回,不能伸长至对方的脚前;两只胳膊要夹紧,不能张开双臂,更不能趴在桌上,以免给同座造成不便……这些习惯,我保留至今。

我高考名落孙山后,父亲并未“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回农村后,父亲就忙着张罗,修了一栋房子,说留着给我,讨堂客(老婆)用。房子砌好后,我便背井离乡,到外地堂兄所在的砖瓦厂打工去了。3个月后,父亲因突发脑溢血去世。邻居打来电报,砖瓦厂以“查无此人”为由,将电报退了回去。当邻居再次打来电报,以我堂兄的名义收到,我昼夜兼程赶到家里时,父亲已经入土了3天!父亲一生没留下一张照片,我没能为他尽孝送终,成了我永远的痛!

父亲去世后的第二年冬天,我报名参了军。这时,邻居告诉我,我才知道母亲嫁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在离家启程之前,我想去看看母亲。好心的乡亲们凑了15元钱给我,让我买点东西去。几经打听,好不容易找到我母亲的家。

一进门,凭我的感觉,眼前的这位妇女就是我的母亲,但我没有喊“妈”。长了这么大,还从未喊过一声“妈”。她见到我的时候,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眼睛直望着我,久久没有说一句话。可能是我的到来,使她感到很突然吧?!还是过去了的17年,她没有给我母爱而感到内疚?!我顾不得细想。我说:“我明天就要参军到部队去,今天来看看你。”她的眼泪便夺眶而出。过了很久,她才对我说:“细妹子(我的小名),路上饿了吧,我煮点面条给你吃。”于是,她到邻居家借来了两个鸡蛋,又跑到对面家借来了一斤面条。她在伙房煮面条的时候,一边烧火一边流泪。

“吃吧,他们都没有回来……”母亲说。我慢慢地接过母亲手中的那碗面条,可吃了一口再也咽不下去了。时间不早,我该走了。母亲并没送我好远,只是深情地站在大门槛久久地望着我。我回头见她双手捧住自己的脸,整个身体几乎都靠在门梁上……

车子慢慢地启动了,我用一双颤抖的手接过母亲的钱,我知道,这些钱她是不知向多少人才借到的。

教程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