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套装共2册)
编辑推荐
★ 不走捷径,拒绝“简化”的思想史大家
彼得·沃森是写作思想史的大家,向来以大格局的写作风格闻名。沃森着迷的历史,不是帝王将相征服与统治的历史,而是人类如何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历史。他的成名作《20世纪思想史》(将由译林社在2018年出版),2000年初版以来在西方知识界引起强烈反响,是一本涵盖了所有塑造和改变了20世纪的人物和理念的野心之作,被誉为从当代视角了解20世纪的*杰出作品。
在沃森那里,“简史”的写法似乎并不适用于书写人类智识的发展。在完成《20世纪思想史》之后,沃森又向前追溯,以一己之力梳理了人类从刀耕火种到微观物理的全部知识发展历程,写就了这本《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可谓是历史领域的一大壮举。
★ 独1无2的完备性与参考价值
本书上至直立行走和火的使用,下至粒子物理和精神分析,以兼收并蓄的写作囊括了人类思想到20世纪初为止的全部历程,结合本社将于2018年出版的《20世纪思想史》,可以说收录了人类有史以来已然确立影响力的所有重要思想,而且本书不仅仅回答了那些关乎人类命运的大思想和大问题,也关照了诸如公元前后的概念分别何时诞生等“小问题”,不仅具备百科全书的广博,也富有很大的趣味性。
★ 文理并重,中西合璧
本书不像许多哲学史或科学史那样,局限于自身的领域,而是通过“实验”和“灵魂”这两条同样重要的线索,回望了人类智力发展的历程。“实验”即科学与技术的进步,是人类对于世界的探索,而“灵魂”则是人文学科所掌管的领域,是人类亘古以来不断认识自身的尝试。这种文理并重的写法,令本书兼顾了这两个领域的思想大成,做到了对人类思想成就的真正梳理和记录。
本书还抛弃了西方作者普遍存在的欧洲中心观念,对东方思想,尤其对中国思想在历史关键时期所起的作用有所关照,比如古代发明、理学和“毛笔文化”,中国士大夫文人的性质和地位,都在书中有所涉及。与此同时,中国、印度、中东在现代落后于欧洲也是历史事实,作者对于欧洲在中世纪落后的情况下实现赶超的具体原因也做了详细分析,综合了许多前人的见解,提出了“欧洲”的观念。
★ 精彩译本,精美装帧
本书由译林出版社精心策划,请到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翻译系主任胡翠娥,经多年潜心翻译和打磨,以一己之力完成了这套近百万字的《思想史》翻译工作,不仅译文优美地道,而且对历史资料均有细致查证,保证了本书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本书护封采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巨匠拉斐尔的著名画作《雅典学院》,青金专色处理,以上下册对拼的形式,表现出人类思想史上百家争鸣的盛况。同时内封印暖金色,正文使用70克纯质纸,印刷精美,既适合阅读,也适合收藏。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煌煌百万言、面向普通读者的百科全书式巨著。纵览自人类直立行走与取火直至20世纪初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发展历程。
远古智人本是非洲一种毫不起眼的灵长类动物,究竟是什么样的因素令他们扩散至整个地球,甚至踏上探索外太空的征程?又是什么样的发展使他们反思人类给地球带来的破坏,进而采取一种有良知的生活方式?沃森以发人深省的笔法讲述人类何以成为今日的人类,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世界、理解自身。
这是一部依思想撰写的通史,历史不再是王朝更迭和成王败寇,而是那些为了推进人类理解世界、理解自己而做出贡献的重要思想和思潮。
作者简介
彼得·沃森 (Peter Watson,1943— ) ,
英国思想史学者,曾任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新社会》杂志副主编,为《泰晤士报》《纽约时报》《观察家》等报纸撰写过专栏,以恢宏的思想史作品闻名于西方世界,著有《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20世纪思想史》《德国天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