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乡村/中篇小说金库
内容简介
《八月的乡村》是萧军早期代表作,描写一支抗日游击队——中华人民革命军第九支队,在转移过程中与日伪军及地主武装进行战斗的故事。小说使用类似电影的手法,成功塑造了陈柱、铁鹰队长、李三第、萧明、安娜等人物形象,表现了东北人民不甘当亡国奴、誓死保卫家乡、争取民族解放的思想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书中描写的只是北方人民抗日斗争生活的一个侧面,却勾勒出了当时中国抗日军民的精神风貌。
《八月的乡村》是中国一部反映抗日斗争的小说,在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有法国研究者称之为“中国的《铁流》”。出版时,鲁迅亲自为此书撰写序言,他在序言中指出:此书“是很好的一部”,“显示着中国的一份和全部,现在和未来,死路与活路。”
作者简介
萧军(1907-1988),我国现代名作家,原名刘鸿霖,祖籍辽宁·义县·沈家台镇·下碾盘沟村(现属凌海市)。他五岁进村学受私塾启蒙,十八岁入伍当骑兵,后考入“东北陆军讲武堂·炮兵科”学习军事。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萧军拟组织抗日义勇军,因事机不密险遭不测。事败后潜入哈尔滨,易姓*名,鬻文为生,开始文笔生涯……在此期间结识大批革命志士,遭伪满通缉而逋迁关内。其成名作《八月的乡村》出版后,被誉为“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文学上的一面旗帜”,鲁迅称它”是一部很好的书”。历时十余载写就的长篇巨*《第三代》(上下卷,即《过去的年代》)被视为他的代表作。他是一位多产和*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无不涉猎,仅古体诗留存下来的就千余首。在*度困难的境况下,他也不曾放弃自己的信念——为了祖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翻身和一个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制度的实现,倾尽毕生的心血。他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承上启下者,一位“有民族气节的革命作家”。历史长篇小说《吴越春秋史话》系《萧军全集·第五卷》,择时付梓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