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

中华经典名剧:牡丹亭

1/26/2019 9:11:40 PM 人评论 次浏览

中华经典名剧:牡丹亭

中华经典名剧:牡丹亭

编辑推荐

  在文学艺术的百花园里,我国的戏曲艺术,经历了宋元话本、元杂剧、明传奇等流变,以它自身的特点和艺术样式,绽放了奇异的光彩,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八百多年的传播中,经岁月沉淀,时间历练,《长生殿》《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赢得了“中国四大名剧”的美誉。

  2004年的“青春版”《牡丹亭》问世后,《牡丹亭》这部古典名剧又焕发了青春,“中华经典名剧”本《牡丹亭》一方面评论其文学之美,一方面讲解其表演之美,体现出将传统戏剧文本与舞台演出结合评析的鲜明特色。主要表现为:

  1.精选底本,精核原文,注释详赡。

  2.“点评”中加强了重点人物和唱词的分析,如在在《遇母》中对杜母的心理、在《硬拷》中对柳梅梦的形象分析都颇有新意。

  3.注重将文本赏析与舞台表演相结合,有传统昆曲《牡丹亭》的表演,也有现代“青春版”《牡丹亭》的表演和舞美,不仅能帮助人们“读”懂剧作,是一本《牡丹亭》文本的赏读指导,更能帮助人们“看”懂戏曲,是一本《牡丹亭》戏剧观剧指南。

内容简介

  《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
  《牡丹亭》取材于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汤显祖将原本不足四千字的话本小说扩充为55出的鸿篇巨制,并对故事做了创造性改编,使“人鬼恋”的话本脱胎换骨,取得了无与伦比的艺术成就。《牡丹亭》在人与人、人与鬼、人与神之间,形成层层叠叠的戏剧冲突和峰回路转的戏剧情节,呈现出缠绵的情怀与优美的意境。
  杜丽娘是中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她的绝望爱情、彻骨悲伤源于貌似和谐的现世秩序的严重残缺。面对这种残缺,杜丽娘不是妥协,而是以青春生命的毁灭去追求超过生命的真挚爱情。通过凄恻而壮丽的毁灭,在冲突中实现对理想人格自由的追求,这些闪耀着“现代”色彩的理念使《牡丹亭》具有了同题材作品未曾达到的高度,揭开了具有启蒙意义的生命美学的新篇章。也正因如此,四百年来,《牡丹亭》无论在书斋案头,还是在歌舞场上,一直活跃非凡,影响惊人。
  《牡丹亭》以文词典丽著称,宾白饶有机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明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作者简介

  【原作者简介】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主要戏剧作品有《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


  【评注者简介】

  蔺文锐,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博士,现为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长期关注戏曲文本、文本传播与戏曲演出的关系,关注戏曲的舞台表演,擅长戏剧文本与舞台表演的结合研究。

附件下载

积分获取方法:先给账户进行充值,然后进行积分兑换,积分兑换比例:1元可兑换10个积分.

下载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