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二主李璟、李煜,是五代词坛上最杰出的词人,也在我国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华国学文库:南唐二主词笺注》约成书于宋代,后世续有辑补,该集历来真伪混杂,词作的文字异同更为纷繁。后经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的次子王仲闻先生搜罗该集众本,参稽多种相关文献,细
411次 时间:2023-03-17
《论语集释》是传统《论语》学研究集大成式的古籍整理著作,作者为著名学者程树德。该书综合历史上各家之说,对每章文字加以注释,内容分为考异、考证、集解、唐以前古注、集注、余论等,涉及音韵、训诂、释文等方方面面。
190次 时间:2023-03-16
《中华国学文库:后汉书(套装全4册)》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记载了从光武帝刘秀起兵推翻王莽新朝起,至汉献帝让位,曹魏代汉止,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发展历史,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叙事生动,简明周详,是一部杰出的私修断代正史
149次 时间:2023-03-16
《经学通论》是清代经学大师皮锡瑞的代表作。皮氏娴于汉、宋家法,故举凡古、今宗派,以至清代诸家,皆能考其流别,辨其得失;由是条析众说,断以己意,廓清旧惑,总成新书。是书依《易》《书》《诗》《礼》《春秋》次序,分为五卷,首尾共三十章,各于章首标明论旨,
301次 时间:2023-03-16
1.本书全文收录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与吕留良的《四书讲义》一一对应,相得益彰,前者相当于清代科举考试的教材,后者相当于教辅,一本包涵二书。 2.本书对《四书》精义和理学精髓有着深入阐发,对理解中国古代思想有莫大助益。 3.吕留良作为明清易代之际的理学家,
194次 时间:2023-03-15
《孟子正义》在汉代赵岐注的基础上,博采经史传注及清代经学家对《孟子》的解说,对于典章名物制度等详加考辨。本书的整理工作,以咸丰十年刊本为底本,参校了《焦氏遗书》本,对于书中的引文,逐一核查原书,纠正了讹误,并为全书加了标点。此次推出的简体横排本,是
307次 时间:2023-03-15
《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撰,是一部涉及古代汉族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本书为金良年先生对其2003年点校本的修订,在底本选择、校记写法
54次 时间:2023-03-15
本书是《徐霞客游记》的经典整理本,由朱惠荣教授以乾隆刻本和季梦良抄本为底本进行校注,采用全式标点,注释丰富,资料齐全,并配有13幅徐霞客旅游路线图。 此次新版,作者又根据研究中的新探获,订正了有关文字,并新增注文百余条;根据新发现徐霞客资料将附录增至180篇
169次 时间:2023-03-15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编纂的一部大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是研究先秦思想史重要的参考资料。许维遹先生曾任西南联大教授,学养深厚。他的这部《集释》,汇集了民国初年以前历代学者研治《吕氏春秋》的成果,资料丰富,体例严谨,繁简适中,
273次 时间:2023-03-15
建安时期,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七人,并称“建安七子”,“七子”与“三曹”之著述,共同形成了建安文学的繁盛局面。曹丕《典论`论文》评价“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本书辑录汇纂七人之诗文赋
244次 时间:2023-03-15
《曹植集校注》是对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所有诗文的校勘、注释,按创作时期的先后,对曹植的诗歌和文章作了重新编排,分为建安、黄初、太和三个时期,知人论世,便于读者更深地理解曹植的思想轨迹与文学艺术。 校注征引史实,诠释典故、字义,对旧注作了订正,对作品、
145次 时间:2023-03-15
《盐铁论》是西汉昭帝时召开的盐铁会议所录“论文”的结集,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是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等领域情况的珍贵资料。本书整理包括标点、校勘、注释、附录四部分,是研究《盐铁论》的基本参考书。
300次 时间:2023-03-15
1.每首诗首列【题解】一项,不仅对诗歌的文学艺术、修辞意境作优美的揭示,更结合《诗经》时代的历史、制度、社会生活作深入的分析,使知人论世,对全诗有准确把握和感性的认识。 2.本书注释站在前贤奠定的基础上,借鉴毛传、郑笺、朱熹《诗集传》、陈奂《诗毛氏传疏》、
226次 时间:2023-03-15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早期的一部诗经总集,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共三百零五篇,历史上又称为"诗三百"这里收集的是周代的作品。 《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根据诗歌的来源和乐调而作的分类。风是富有地方色彩的乐调演唱的是歌,内容反映民间
193次 时间:2023-03-15
《初学记索引》包括“事对索引”和“引书索引”两种。“事对索引”供查阅《初学记》所列之事对。“引书索引”则供查阅《初学记》征引的书籍及诗文篇什。两种索引皆以四角号码排列,并附有笔画索引。本书依据中华书局1961年点校本,对《初学记》中异体字、古体字、通假
177次 时间:2023-01-05
《淮南子》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淮南子今注》的编写,旨在帮助专业工作者及一般读者研习《淮南子》文本,注释力求精确简明,以疏通字词为主。
194次 时间:2023-01-04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四民月令校注》以北周杜台卿的玉烛宝典引文为主要根据。校勘所用参考材料,最重要的是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其次,引用了隋末到宋初的几部大型颊书,并和清代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漠三国六朝文中全后汉文卷四十七崔塞四民月令,及近人唐鸿学辑四民
183次 时间:2023-01-04
《容斋随笔(精)/中华国学文库》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书未成而作者洪迈过世,故《五笔》仅为十卷。这部书记述范围颇广,资料甚富,包括经史百家、文学艺术、宋代掌故及人物评价诸方面。它对后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四库全书总目》推它为南宋笔记
576次 时间:2022-12-15
《渊海子平》为《故宫珍本丛刊》术数类命书相书属中之一种,原书藏故宫。 我国古代命术,相传始于先秦鬼谷予;可考的始于唐代李虚中,韩愈曾为其作墓志,云其以人之始年月日所值干支“斟酌推人寿夭贵贱,利不利,辄先处其年时,百不失一二者是也”;至宋徐子平,首创以
273次 时间:2022-12-09
本书为《中国科举文化通志》之一种,依照时间顺序和史科记载内容对《新唐书》、《旧五代史》、《宋史》、《金史》、《元史》、《明史》和《清史稿》七史选举逐一进行校注。所出校注博采众长同时也兼有标注者独到的见解,细致缜密,全面系统。赵伯陶,1948年8月生,北
173次 时间:2022-11-23